2005年房地產行業反腐
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近日公布的部分省份巡視整改情況通報中,廣西、浙江、河北等地均不同程度出現了領導干部插手土地出讓、工程建設、房地產開發的問題。房地產領域成為官員腐敗的重災區,其中官商勾結、以權謀房、超標占房等現象十分普遍。
業內人士指出,房地產行業的全產業鏈幾乎都存在腐敗點,是很多人以權尋租的“肥田”。專家指出,根治“房腐”問題任重道遠,需要加大力度,讓伸向房地產領域的“貪腐之手”主動收回去。
“房腐”呈“燎原”之勢,數百干部“榜上有名”
在黑龍江省的通報情況中,該省針對“工程建設領域亂象叢生、一些地方房地產開發秩序混亂”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排查,共查處違規問題171件,罰款1891.8萬元,累計撤回各類資質103家,吊銷和降低資質等級46家,暫停申報資質升級6家,暫停、吊銷執業資格16人。
不僅在浙江,“房腐”問題近年來在一些地方呈現“燎原”之勢。中央巡視組在河北省巡視時發現該省“城建領域腐敗問題突出”“一些地方違規房地產項目占90%以上”等問題,目前河北省紀檢監察機關已立案142件,給予86人黨政紀處分、移送司法機關22人,其中涉及廳級干部4人、縣處級干部25人。
在河北省通報的情況整改中,領導干部及親友插手也成為重點整治對象。針對中央巡視組指出的“領導干部插手工程項目、為親友經商謀利現象普遍”“多名干部的親屬在管轄范圍內開發房地產”等問題,河北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34件,給予黨政紀處分19人,移送司法機關4人,其中涉及廳級干部3人、縣處級干部8人。
不僅在此輪巡視通報中,房地產腐敗從巡視之初便成為腐敗問題的高發領域。根據中紀委公布的消息,2013年以來被巡視的21個省份中,有20個省份發現了房地產腐敗,占比超過90%。
“無孔不入”的“房腐”之手
一些官員接受具有相當隱蔽性的房產賄賂,或在收受金錢賄賂后將其變為可以保值甚至是升值的“硬通貨”,以此來維護自己的貪腐利益。例如秦皇島市北戴河供水總公司原總經理馬超群因涉嫌受賄、貪污、挪用公款被查處。此案中,除了上億現金和37公斤黃金,68套房產手續的疑似房地產腐敗行為也引來關注,這其中包括北京三里屯附近的一家公寓式酒店和崇文門附近的6套房屋,市場價值十分可觀。
著名的“房叔”、原任合肥市站北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的方廣云可謂是“以權謀房”的典型代表。根據檢方指控,2005年以來,方廣云在協助原合肥市瑤海工業園區管委會拆遷安置工作期間,利用其負責對站北社居委部分村民組拆遷安置對象的資格審核、安置費審核等職務上的便利,單獨或伙同他人騙取安置房共計18套;2007年以來,利用職務之便受賄6萬元;徇私舞弊、違規出具安置證明等材料,致使他人非法獲取安置房45套,造成巨額公共財產損失。
一些官員在收受賄賂后,以各種名義插手項目招投標和國有土地出讓,在征地拆遷、辦公用房建設等工程中牟取私利,據報道,2003年至2013年,陳柏槐利用其擔任湖北省農業廳黨組書記、廳長和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等職務便利,為武漢佳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深圳泰然公司等單位和個人在土地轉讓、項目開發、企業經營、工程招標等方面提供幫助,直接或通過其妻非法收受上述單位和個人的財物折合人民幣共計283萬余元。
媒體公開報道顯示,一些官員為避免自己出門目標太明顯,利用妻子、兒女等作為擋箭牌,收受巨額財物,為一些非法建設、違規投標行為開綠燈,如此全家上陣一起“腐”的行為著實令人感到震驚。
上百“腐敗點”亟須重點排查監管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房地產業內人士指出,房地產領域從項目立項審批到投入建設,再到監理、驗收等諸多環節中,存在上百個腐敗點,每一個細小的步驟都有可能產生權力尋租空間。但長期以來,問題就擺在那里,由于此前缺乏有力監管清查,只能任由腐敗問題成為“共識”。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因為反腐壓力大,一些官員也有所收斂,但仍能授意一些人到指定地點采購原料,在監理等環節拿錢行方便。很多細小的點上潛藏著大的腐敗危險,但開發商、承建商和手握權力的官員之間心照不宣,彼此保守秘密,所以往往很難監控到。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系教授徐行認為,由于住房管理制度上存在疏漏,干部交流、異地任職等情況客觀上為部分官員‘以權謀房’提供了便利。一些領導干部到某地就職就能分房,離任或退休后并不騰退,由此產生的腐敗行為比較多。而隨著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建立,部分官員多占房的行為將受到擠壓,這將有利于堵塞住房管理方面的漏洞。如果對領導干部財產進行公示,將會成為打擊多占房行為的一記重拳。
有反腐問題專家指出,一些官員之所以擁有多處隱匿房產及投資項目,主要是紀檢監察、公安、房管、銀行等部門未形成統一的核查系統,存在“數據孤島”現象。官員的核心數據信息是碎片化的,很難起到有效監管作用,也容易使紀檢監察部門因不占有有效信息而難以施展拳腳。
如何有效打擊“房腐”?徐行表示,打擊“房腐”應當深挖戶籍管理、財產收入等外圍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官員的瀆職失職行為,同時也應該加強對干部子女親屬的監督力度。還有專家及業內人士指出,當務之急是盡快把房地產領域的各個環節理順厘清,找出腐敗隱患點進行重點監管,讓官員們的腐敗之手無處可伸;房地產企業也要扭轉觀念,依法依規辦事,看住行賄的手,把“拼后臺競爭”“辦不成就走后門”等觀念消滅在萌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