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專營制度改革拉開序幕。在我國現行的鹽業管理政策下,主要有國務院《食鹽專營辦法》和《食鹽專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兩個框架性文件。4月21日,發改委網站公布《食鹽專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廢止。我們理解國務院《食鹽專營辦法》應仍然有效,此次許可證廢止對現有食鹽銷售制度沒有實質改變,但象征著專營制度改革拉開序幕。目前業內預期14年年內將有進一步政策出臺。
如何改革?有序放開是可能的路徑。從09年以來的征求意見稿和媒體報道看,設立過渡期逐步放開,過渡期內允許定點生產企業(目前一共98家)進入銷售市場,按市場化方式建立渠道和制定價格可能是改革的主要方向。
改革影響如何?如果鹽業專營制度放開,最大的變化在于,食鹽將從管制商品回歸其調味品和快速消費品的本質。商業運營上的重要變化包括:1)原有的按計劃進行生產銷售的模式將被市場化的生產分銷模式取代;2)專營制度下食鹽無需品牌,目前的食鹽品牌主要是各省鹽業公司地方品牌,鹽的品質保證依靠國家信用背書,消費者對鹽品牌認知度很低;放開后品牌的力量將大大增強,品牌營銷的作用將大大增強。
誰將勝出?從競爭格局看,中鹽的央企品牌有天然優勢;地方鹽業公司將迅速分化,部分淘汰;中小食鹽生產企業份額將收窄;機制靈活營銷能力強的民營企業份額將迅速提升(如新都化工旗下子公司益鹽堂)。
新都化工旗下益鹽堂有望從生產商延伸為銷售商和品牌商,進而有機會成為未來的鹽業寡頭之一。其主要優勢包括:1)是目前食鹽行業中最大的民企之一,機制靈活,營銷能力強,儲備了食鹽和快消品營銷人才,在未來與國有鹽業公司競爭中具備很強的制度和團隊優勢;過去3-4年其多品種食鹽從零起步到13年5000多萬凈利潤已初步證明其營銷能力。2)30萬噸多品種鹽產能、70萬噸工業鹽產能,地處湖北這一食鹽產地,在普通加碘鹽的競爭中具備成本優勢。13年益鹽堂品種鹽銷量20萬噸,如果市場有序放開,我們認為目標有望達到100萬噸(中國市場800萬噸)。
首次覆蓋新都化工,面臨鹽業改革重大機遇,建議增持。我們預計新都化工14-15年EPS為0.45元、0.67元,其中預計14年鹽業利潤有望增長60%達到8000萬元以上(持股51%);14-15PE22x、15x,公司在未來鹽業改革中騰挪空間很大,且公司在年報中提出要以鹽為基礎,研發與拓展與鹽相關的調味品,未來業務轉型的空間較大。首次覆蓋建議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