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順德區金融辦舉行企業并購重組培訓講座。對著臺下數十位企業負責人,廣州證券副總裁梁偉文說,今后5~10年,裝備制造、消費醫療等行業將出現并購高峰,順德企業可看準機遇。
過去幾年,國內并購市場發展迅速。今年一季度共完成交易359宗,同比大增71%,單季交易總額創下316.37億美元的最高記錄。盡管央企仍是領跑者,但民企參與的比例在逐步擴大,從2005年的零占比激增至2013年的四成。順德的美的集團、順威股份等大企業均是典型。
在IPO這座獨木橋越來越難踏上的大背景下,短期見效的并購顯然對企業有巨大吸引力。梁偉文說,并購對企業發展意義重大,包括提升規模及市場影響力、進入新的市場、分散投資和經營風險,以及獲得戰略資源。例如,美的集團相繼并購榮事達、華凌、小天鵝等企業,不斷完善白電布局,搶占巨大的市場份額。
而從行業分析, MTM、金融、礦冶、消費醫療、地產、油氣、公共事業、裝備制造、建筑、交通等十大行業占據并購市場的份額最大。但未來十年,梁偉文分析,重大并購將發生在裝備制造、消費醫療等充分競爭但非壟斷的新興行業中。
以消費醫療為例,伴隨著人口膨脹、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對醫療的需求不斷增大。政府部門為保障居民醫療水平,將推出一系列的投資。在行業未被國有壟斷的同時,自身機遇和市場追捧將加速資本的聚攏。
在十大行業中,在順德有著良好根基的裝備制造業引起關注。但目前,順德裝備制造業企業多為中小微企業,上市企業僅有科達機電。有現場企業負責人提問,在即將到來的并購大潮中,順德裝備企業如何尋找機遇,如何判斷并購是否成功?
梁偉文回應說,并購有關聯并購和不關聯并購,但不關聯并購的風險較大,且成功率不高。若順德企業要嘗試并購,可同行并購或關聯行業并購。就目前情況分析,順德裝備制造業企業多為中小微企業,更多的是成為被并購者,那就要懂得提高“身價”。
梁偉文建議,被并購的企業要摸清自己有什么,對方要什么,將這些要點轉換成價值,做到知己知彼。另一提升“身價”的方式,是登陸場外資本市場,如天交所、新三板,在談判的時候會更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