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外空氣質量日漸嚴重的情況下,人們對與自身關系更為密切的室內空氣健康指數也給予了更多關注。畢竟對于后者,大家還有一定的調節、控制能力。需求催生服務,如今幾乎所有要被放置在室內的待售商品,都會打上環保、綠色、安全的標簽。當然不可能所有物體都環保甚至健康,人們最低標準是在人體可接受范圍內,不能成為威脅健康的源頭。
同時,針對室內空氣安全狀況的檢測、凈化等服務也逐漸興起,并在市民安全意識提升和大量的宣傳營銷下,成了一個熱門生意。越來越多的空氣檢測機構、中心掛牌經營,一個中等城市就多達200多家,除了提供空氣測量服務,他們多還兼售空氣凈化設備。這樣數量的檢測服務顯然是超過目前的市場需求的,因此其中不乏忽悠、誤導等方式引誘消費者額外消費服務或者購買設備的商家,而且大多是讓你花了冤枉錢,并沒有提供靠譜的服務。
如何找到正規的檢測機構、購買有效果的空氣凈化設備,成為能否真正提高室內空氣質量的關鍵。
檢測機構花樣百出
室內空氣檢測項目多,對結果要求精確,從業人員需要具備專業的素質和技術,是有一定的行業門檻的。然而,大部分消費者對空氣檢測的認知程度同樣有限,這就給了那些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商家渾水摸魚的機會。
出具一些不存在的權威頭銜、虛假的認證、合作關系是他們常用的方式。比如冠以“北京”、“國家”、“中心”表示權威,實際卻并不存在。或者,謊稱稱經過住建委、環保等政府部門認證授權,謊稱某學會或行業協會會員,取得國家專利等榮譽。還有的夸大業績,謊稱為知名寫字樓等場所做過環境檢測等。
所以消費者首先就應該先把好這一層資質關。承擔室內環境污染檢測的單位,應持有國家和省級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印有國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認證資格資質證書,并且要注意確認證書的單位名稱是不是與委托的檢測單位名稱相同。
另外,不正規的檢測機構通常會夸大結果,從而順理成章地向用戶推銷空氣凈化器。正規室內空氣檢測的是比較復雜的檢測過程,現場采樣必須由經過專業崗位培訓的人員才能夠勝任,是耗費一定成本的,而那些打著免費測量旗號的機構,基本都是靠銷售凈化器來盈利的,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更要對其專業資質進行核實。
消費者大多都是盲目購買
如果經過正規檢測,室內空氣質量果然堪憂,空氣凈化器還是多數消費者的第一選擇,這一層的門道也不少。盲目挑選的話很可能會事倍功半,還是要在結合家里的具體情況,挑選適合的產品。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空氣凈化器產品價格從幾百元到萬元以上不等。業內專家指出:“空氣凈化器的機芯、外殼成本均非常低廉,完全不能支撐現有虛高的價格。”而且對于關鍵空氣指標pm2.5,在宣傳上也值得推敲:不少空氣凈化器產品上都宣稱自己的機器對pm2.5和甲醛去除率達到99%。對此,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直言,市場上空氣凈化器標注的pm2.5、甲醛去除率99%大多數偷換了概念,這個去除率是材料本身對pm2.5和甲醛的效力。
為了避免被“忽悠”,消費者就要通過對空氣凈化器進行有效了解,來提高辨別能力。從功能上分,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凈化器大致有五種,分別是:過濾型,使用HEPA濾網或活性炭濾網,可以過濾微小顆粒,吸附甲醛、苯、氨氣等有害氣體;靜電型,通過電離使顆粒物帶電,而后被吸附;光觸媒型,經光照催化才能產生反應,從而吸附有害氣體;負離子型,負離子裝置在產生負離子的同時,會產生臭氧。如果臭氧濃度過高,可能危害健康。紫外線型,對物體或空間進行紫外線照射,已達到殺菌,凈化的作用。
不同的空氣凈化器有不同的功能。選購前,要明確使用目的,是需要去除空氣中的有害氣體、過敏源還是顆粒物,然后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如果是剛裝修的房子,可以選擇去甲醛功能的空氣凈化器;如果室內長期不通風,適合選擇殺菌功能的;如果家中有吸煙的人,可以選擇凈化、除塵效果好的產品。
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家居產品作為主要“源頭”之一,在不斷標榜自己的環保性能的同時,也在不斷遭受著來自消費者的質疑。目前,附加增值服務正成為家居行業轉型的方向之一,空氣質量的檢測、控制、改良等服務的火熱,或者對有實力、有技術、有服務意識的家居企業來說,是一種潛在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