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家庭旅館與臺灣民宿,要“手牽手”一起發展。昨天,兩岸民宿發展與合作高峰論壇在鼓浪嶼舉辦,臺灣一百多名民宿業者代表結伴前來廈門尋求商機。據悉,這是兩岸民宿行業第一次專業交流活動,也是兩岸民宿界至今代表面最廣的一次盛會,更是廈門乃至全國范圍內首次如此大規模地迎來臺灣民宿業者。
昨天,來自臺灣14個縣市的民宿業者與鼓浪嶼家庭旅館商家協會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在兩岸業者的共同推動下,廈門或將成為民宿愛好者在兩岸旅游的中轉站。
廈門家庭旅館已過千家
廈門的家庭旅館最先出現在鼓浪嶼,目前比較集中的地區還有曾厝垵、黃厝、集美學村等地。據不完全統計,在營業中的家庭旅館已超過1000家。
據悉,鼓浪嶼家庭旅館從2006年真正起步,目前這個面積僅1.87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已有家庭旅館近400家,所提供住宿床位超過8000床。
鼓浪嶼家庭旅館協會會長許一心說,隨著家庭旅館的興起,許多年久失修的老建筑被涌入的數億民間資金重新修復,活化利用。但從2011年開始,鼓浪嶼基本停止了家庭旅館的申報審批,可家庭旅館還是像雨后春筍般涌現,以致島上無證旅館越來越多。
廈門可成兩岸旅游中轉站
此次論壇有110多位臺灣業者參加,臺灣幾乎所有縣市都有代表前來。大陸方面也有來自北戴河、青島、深圳、麗江、江浙、福建等多地的民宿業者參加。他們希望能夠在此次高峰論壇上找到更多的合作機會,從“臺灣自由行”的大陸市場上分到一塊“蛋糕”。
據了解,目前到臺灣自由行的游客需要通過旅行社辦理證件,通常就通過旅行社訂了臺灣的標準酒店。“由于資訊不對稱,大陸游客對臺灣民宿的信息了解太少,自然也無從入住民宿。”無法從大陸游客市場上分到一杯羹,正是臺灣民宿業者最為郁悶的一點。“廈門其實是一個非常符合合作中轉站的城市。”臺灣民宿協會全臺聯合會創會理事長陳汝濱認為。他表示,如果能夠將到廈門來旅游的游客行程拉長,在廈門觀光結束后再到臺灣一游,非常愿意為這些游客提供整體線路的安排服務。
許一心也表示,希望通過論壇讓更多的旅游業者了解到這一需求,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