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拉整體合作的框架下,能源領域的合作備受關注,此次會議集中討論中拉在能源領域可持續合作的機遇。”中國社科院拉美所所長吳白乙開門見山:“隨著中拉合作的深入,雙方企業的相互認知須進一步加強,所以特別把企業的社會責任作為第二個議題。”
這是日前在京舉行的第五屆中拉能源合作國際研討會,議會的主題為“中國與拉美:投資機遇與企業社會責任”,由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美國美洲協會共同主辦。
拉美能源改革提供機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今年7月訪問拉美四國,提出構建政治上真誠互信、經貿上合作共贏、人文上互學互鑒、國際事務中密切協作、整體合作和雙邊關系相互促進的中拉關系五位一體新格局,提出打造“1+3+6”合作新框架,令人耳目一新,為拉美的發展帶來了中國力量。“中拉關系已經翻開新的一頁,特別是自習近平主席訪拉以來,雙方關系發展進入新階段。”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經濟委員會代表吉娜·卡瓦列羅表示。
“中國與拉美各國都是發展中國家和國際新興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相似的發展階段,肩負著相同的發展任務。”中國外交部拉美司司長沈智良一語道破中拉合作的原因:“中拉經濟互補性強,政治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和國際事務合作都在加強,雙方利益融合持續深化,樹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國已成為拉美第三大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國,是拉美大多數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
僅以中國與智利關系為例。“中智關系正處于歷史上最好的時期,目前中智貿易額以十億美元為單位已不夠用,須以百億美元為單位來計算。”智利新任駐華大使賀喬治的講話使人精神為之一振。
當前,拉美正在進行經濟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在能源領域的改革舉世關注。拉美地區盡管能源豐富,但是受資源國有化、外匯管制、政策多變、美國頁巖氣革命等因素的影響,沒有真正實現能源效益的最大化。拉丁美洲開發銀行副行長漢密爾頓·莫斯指出,有鑒于此,“拉美地區正在積極推進能源領域變革,以增加能源優勢”。
以墨西哥為例,“培尼亞總統公布了十大措施來推動能源改革,包括2015年第一季度允許一些外企參與投資能源領域”。墨西哥駐華使館經濟參贊利馬斯·古鐵雷茲詳細介紹了墨西哥能源改革情況,強調改革后能源仍歸國家所有,外企實現投資的主要方式是與墨西哥國內的石油公司合作。
與會專家們一致認為,此次拉美地區的能源改革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是一次機遇。
中企“走出去”要樹立好形象
中國實行“走出去”戰略多年,企業在投資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至關重要,這也為與會專家們所認同。
“社會責任是企業在一國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保障,是企業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秘魯新任駐華大使卡普納伊·查韋斯的表述讓人印象深刻,此次是他上任后的首場外事活動。
“外國投資者必須遵守比當地企業更高的標準,不僅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還要作額外的貢獻。”哥斯達黎加前駐華大使馬爾科·魯伊斯的一系列建議引起了與會企業代表們的注意。他進一步強調,外國投資者要積極主動,提前做好相關知識儲備,加強對投資國的了解,通過多種方式使當地政府和社會了解自己;要有所作為,不僅要對當地政府負責,還要對當地社會和人民負責,適當使用一些本地勞工,承擔起更多的環境保護責任,利用當地媒體樹立良好形象。
實際上,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其社會責任的履行不僅僅關乎他們在投資國的可持續發展,更關乎中國國際形象的塑造。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彰顯了國家的“軟實力”,可以抵得上多次國家層面的海外宣傳。從這一點上說,中企責任不可謂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