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解鋁產業在河南、山東、內蒙古、新疆等地均有分布。在不少省份,電力—電解鋁—鋁加工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面對亟待化解的過剩產能,只采取單一手段,一味關停并轉,結果必然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給產業發展帶來新的風險。2015年12月10日,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召開的骨干電解鋁企業座談會上,占全國75%電解鋁產能的14家參會企業承諾:不再重啟已關停產能,進一步增加彈性生產規模,并承諾已建成產能至少在1年內不投運。去年以來,電解鋁企業為了降低庫存,紛紛實施彈性生產。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電解鋁行業2015年減產規模達到500萬噸,占全部產能12%以上。
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處于關停的電解鋁產能累計350萬噸/年,其中三季度減產規模占比42%,四季度減產規模占比37%。
2015年10月份全國電解鋁日均產量已經環比下降5000噸,和產量最高的6月份相比,日均產量降幅達到5600噸。減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應壓力。數據顯示,2015年下半年以來,鋁庫存不斷下降,已從去年10月份時的100萬噸降至去年12月初的80萬噸。
要真正使電解鋁行業擺脫產能過剩困境,還需消費側與供給側同時發力,擴大鋁應用和消費是一條重要途徑。鋁及其合金加工材料具有一系列優良特性,是實現輕量化最理想的“綠色環保節能”材料,可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建筑、電力、包裝、機械設備、海洋工程、電子信息、家電和耐用消費品等方面,前景十分廣闊。文獻軍介紹,目前我國鋁使用存量僅相當于美國的十分之一,人均存量水平就更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鋁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以交通用鋁來說,國內外研究表明,轎車每減重10%,油耗可降低8%至10%,而16噸至20噸的載重車輛每減重1000公斤,油耗可降低6%至7 %。采用鋁合金代替鋼鐵是全球交通運輸業減重的主要措施,也是未來我國交通運輸業的重點發展方向,以鋁代鋼輕量化勢在必行。目前,發達國家的汽車平均用鋁量達到145公斤,而我國僅為105公斤,市場空間巨大。
我國汽車制造業鋁材消費年復合增長率為20.9%,鋁合金型材、板帶、鑄件、鍛件在汽車上的應用持續加大。研究顯示,預計未來10年內全球市場對汽車鋁板的需求量將大幅增加,年增長率將達到30%。而我國在乘用車、全鋁化掛車、鋁制油罐車、C80運煤敞車、高鐵等交通運輸領域,未來可增加1000萬噸的市場用鋁容量,“大飛機”、輪船游艇項目的推進也給鋁行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傳統領域消費增長空間巨大,再加之新應用不斷涌現,將推動中國鋁消費數量及質量不斷提升。他預計,今年原鋁消費將增長7.2%,到“十三五”末期,中國鋁消費將達到峰值4400萬噸/年,并將在峰值水平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更多最新電解鋁、市場調研報告、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發布的《》。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