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絕大多數太陽能光伏裝置都配備晶體硅電池。
但根據Zentrum für Sonnenenergie- und Wasserstoff-Forschung (ZSW) 最新分析結果顯示,此種局面在未來可能發生改變。
CIGS光伏能效變得越來越高且具有成本效益
CIGS薄膜光伏技術的進步使其成為最有可能替代硅的新技術,并且具有成本效益。
此外,CIGS薄膜光伏技術在弱光照條件下依然能有較高產能。企業擴大生產能力的時機也非常有利,可在歐洲太陽能市場開辟重大機遇。
2015年,全球新增太陽能產能達52GW--刷新了新紀錄。總計來看,全球累計裝機量已經達到220 GW。預計在未來幾年太陽能年需求將超過100萬GW,這就需要建立更多新的太陽能廠。
效率及成本趨近于硅光伏
以超過90%壓倒性的市場份額,晶體硅仍然占據光伏技術主導地位,但是CIGS薄膜光伏技術引起了眾多關注。
多晶硅能效達到21.3%,CIGS太陽能電池已達到22.3%。組件效率還是硅電池稍高一籌,但是兩種技術幾乎已經都達到15%-17%。于此同時,CIGS組件生產成本自此已經下跌至與硅技術持平--每瓦40美分。
雖然薄膜光伏技術的產量還不及硅光伏技術,但是隨著接下來的產能擴張,預計規模將有所提升。CIGS光伏工廠可達到18 %的效率水平,成本價為每瓦25 美分,年產能達到500-1,000MW。
CIGS薄膜光伏優勢凸顯
薄膜技術具有設計優勢:在微弱的照明條件下組件產能依然很高。該產品具有光吸收能力強,發電穩定性好、轉化效率高,白天發電時間長、發電量高、生產成本低以及能源回收周期短等諸多優勢。
歐洲太陽能行業迎新機遇
CIGS薄膜太陽能技術的前景近來再次被看好,尤其對于德國和歐洲的組件制造商和機械工程公司都是一個好機會。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