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商界傳奇,他的自傳被全球眾多經理人奉為“CEO的圣經”,他每到一處,必然會掀起當地商界的一陣旋風。他就是被稱為世界第一CEO、備受全球企業家敬仰的管理學大師,杰克·韋爾奇(JackWelch)。因為他的到來,國內近千名企業精英云集成都。這些商界翹楚們都想親耳聆聽杰克·韋爾奇的管理學秘籍。
昨日 (4月11日),通用電氣(GE)前董事長兼CEO杰克·韋爾奇參加了由《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央視財經頻道聯合主辦的重磅論壇活動,并與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中國[-0.30% ]集團董事長王計,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四川宏達集團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劉滄龍,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黃鳴等多位商界翹楚進行了激情對話,碰撞思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在對話過程中,杰克·韋爾奇妙語連珠,他傳遞出的思想精髓,贏得了在場商業精英們熱烈的掌聲。
保育鈞“問道”:民營企業破局之策/
保育鈞一貫為中國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鼓與呼。他曾多次與杰克·韋爾奇見面,這次他的提問也免不了提及民營企業。
韋爾奇難免被問到關于GE的問題。保育鈞向杰克·韋爾奇提問了GE的成功之道,以及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等問題。杰克·韋爾奇表示,在上世紀80年代,他加入GE之時,美國的商業環境非常好。上世紀80、9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在企業方面有獨特的遠見,他希望企業能幫助政府走出泥潭,對于企業發展有大力度的支持,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企業上。如今,美國的商業環境和當時的美國很不一樣,現在政府對市場的管控要更加嚴厲。
杰克·韋爾奇稱,企業要想健康發展,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團隊,企業的管理者不應該忍受平庸的團體,好的團隊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每個CEO都要花時間和精力。如果沒有好的團隊,一個人再有能力也很難取得驚天動地的成就。
保育鈞非常贊同杰克·韋爾奇的觀點。在他看來,融資問題和產權保護問題是困擾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阻礙因素。
劉漢元“問道”:“多元化”與“專業化”/
“您認為您領導GE取得巨大的成功是您的個人魅力使然還是因為好的方法得以運用和復制?”作為中國民營企業領軍人物之一的劉漢元亦對杰克·韋爾奇的成功原因好奇。
杰克·韋爾奇稱,好的方法才是最關鍵的,要構建一個互信、風險共擔,且有著好的績效管理的團隊。這個團隊從上到下都要有較好的績效管理辦法。同時要重視對于員工的培訓,提升員工的業務能力。
劉漢元接著拋出了一個廣大企業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杰克·韋爾奇在60多歲時離開GE的管理崗位,而現在有些老板在90多歲了還管理公司——企業管理者何時退出才合適?”
“這是完全不同的文化,這要看本地的文化特點。鞋子合不合適自己的腳才知道。”杰克·韋爾奇稱,要是80歲、90歲還做企業的領導者,那就讓他們來做,這是文化的選擇,“中國有幾千年歷史,我沒辦法告訴你多少歲就要退出企業的領導層”。
對于劉漢元提出的中國民營企業面臨的接班問題,杰克·韋爾奇稱,“人挪活”,職業要變動,才會有活力,要不然就會是一潭死水。
最后,劉漢元提出了令全場企業家都備加關注的問題:“多元化”和“專業化”都在美國找到了很好的成功案例,中國企業是應該多學習“多元化”還是“專業化”?
對此,杰克·韋爾奇稱,GE的核心是人才,GE實施的戰略是多元化。專業化也可以成功,這沒有唯一的“配方”或者“公式”。多元化企業有自己的優勢。專業化公司也有很多專業的優勢,他們每天專注于自己的事情。多元化能夠成功,專業化也能夠成功,這取決于企業所掌握的人才和資源。
黃鳴“問道”:怎么讓別人“回家”/
上午主題發言中慷慨激昂的黃鳴,在遇到杰克·韋爾奇后溫和了許多,自稱是“韋爾奇的學生”,并講起了很多年前與韋爾奇之間的“故事”。
2004年,韋爾奇到央視《對話》欄目參加節目,當時的黃鳴也已經“功成名就”,“皇明”品牌價值達51億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制造基地和清潔能源供應商。
當年,在光伏行業還未出現爆發式增長之前,黃鳴的兩位副手曾經力主進軍該領域,被否決之后兩人憤然離開。對于黃鳴來說,當時已走到了分岔路口。
黃鳴就是在那一年,看到了韋爾奇在央視的這期節目。
韋爾奇出現在電視里,黃鳴坐在電視機前,幾十分鐘的節目,一場商業教學便開始了。
韋爾奇當時講到了用人的3個條件——水平、經驗、影響力。但這并不是黃鳴關心的內容。隨后,韋爾奇說了一句改變黃鳴的話。有一種人,有水平、有經驗、有影響力,但不認同企業的文化,就必須清除。 “看了節目,我就宣布散伙。”黃鳴發現,事實也證明,韋爾奇說的是正確的,黃鳴的企業走了900人,第二年的銷量卻增加了78%,利潤增加了11倍。
“我特別感謝韋爾奇先生。”黃鳴終于有機會向韋爾奇當面道謝。
“非常認同你的文化,又有能力(的人),就要愛他們、保護他們,不認同文化就讓他們回家。”韋爾奇也再次為黃鳴闡述這一。
黃鳴這一次順理成章地問出了接下來的問題,“讓他們走不太容易,特別是在中國”。
“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太容易。”韋爾奇似乎在繼續9年前的“教學”。他表示,首先要讓底層的人來改善他們自己。要給他們機會,幫他們釋放能力。最糟糕的是,不認可公司但表現很好的人。這種人對公司文化有打擊性,因為在公司里每個人都知道這樣的人。他們成為風向標,容忍他們就容忍了他們的文化,就會把公司搞糟。
黃鳴坦言,“有些人很好,有些人把我弄得夠嗆。”韋爾奇說,培養人才是很長的過程,必須幫助他們,“你的工作就是做這個。我們每年對人員進行兩次評估,來了解怎樣去改善他們。”韋爾奇指出,現在的經理人沒有花時間去這樣做,黃鳴做了,但做得不夠。
閻炎“問道”:風投如何找到創業領袖/
閻焱可謂中國風投領域領軍人物,他多次被評為“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其領導的賽富(SAIF)基金也多次被中國協會評選為“年度最佳創業投資機構”,
面對杰克·韋爾奇,閻焱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在風險投資中,如何具備一雙“慧眼”?在投資決策前發現優秀的企業,找到有潛力的創業領袖一直是風投界關心的問題。
杰克·韋爾奇用自己早年創立的“4個E加1個P”理論為閻焱求解。
“領袖血液里一定要有引導力。”韋爾奇解釋說,“4個E加1個P”的理論,是要自己有能量(Energy)、讓別人產生能量(Energize)、要有決斷力(Edge)、有執行力(Execute),4個E連在一起,產生的就是激情(Passion)。
此外,閻焱對于韋爾奇在投資中只購買行業內排名前三的公司表示了極大的興趣。韋爾奇回應稱,首先要對這些公司梳理,看他們是“第一“還是“第二”,如果排名“第一”的公司癥狀是“打噴嚏”,而“第五”的公司得了“肺炎”,那當然就要選“第一”的。
對于私募基金韋爾奇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私募基金里應該有兩種人,一種是資深管理者,另一種是資深投資者,否則就有可能投資失誤或“弄垮了公司”。
關鍵詞:慈善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