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專家曾稱在以銀行存款為主的投資體制下,從2001年到2011年間的十余年間中國養老保險基金“縮水”近6000億元。中國養老金縮水,是目前社會不得不面臨的事實,改革已成了當務之急。
在這個當口,有專家提出了各種應對之道,比如將退休年齡延遲到65歲,更有教授指出,提前到50歲退休,65歲領養老金,中間這15年,男的當園丁,女的去陪老人做做飯,洗洗衣服做點編織。
這些言論無一不引起軒然大波。
對于養老金縮水一事,中國經濟學家郎咸平表示很擔憂,他認按照現在的養老金情況來看,我們一旦退休,很可能面臨著悲慘的生活。
他以北京的消費水平為例,指出目前北京一個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費是5萬元,如果CPI漲幅為3%,20年后要保持像現在這種生活水平的話,一年就需要9萬塊。
假設你離退休還有20年的時間,退休后還要再活20年,那么你需要的養老費用是242萬元。1個月薪為4000元的家庭,即使每年漲薪3%,那退休時你的養老保險金總共也只有37萬元,但是你需要242萬元,你連這個零頭都不夠,怎么養老?
這種情況太可怕了,然而禍不單行的是,中國社會到那個時候還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危機。據清華大學養老金工作室提供的數據,到2035年,65歲以上的人口約為2.94億,這就意味著每對夫婦要供養四個老人,怎么養得起。
更何況,在2012—2017年,中國14~64歲的勞動人口開始下降,這意味著創造的社會財富總額將更少,我們現在是每十人中有一個老年人,但二三十年后,每十人中老年人的數量可能會達到四個,將出現不足兩個納稅人供養一個養老金領取者的局面。
這樣的局面不敢想象,未來的日子有多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