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不能靠爹,全中國爹牛B的人,辦不了好企業;第二、不能靠天,政策有的時候太變化了;第三、不能靠買地。地多了,老婆多了,都不幸福。”
——馮侖
馮侖的第一桶金是從1萬臺彩電批文中獲得的,這份批文給馮侖帶來了30萬元的資金,利用這筆資金,他建起了 海南體制改革研究所,但很快,因政治原因體改所解散,馮侖也“失業”了幾個月。在牟其中手下干了一年后,馮侖離開了,1991 年,用3萬元從某信托公司換來了500萬元投資,緊接著從銀行貸來1500萬元,開始了房地產經歷,但在當時海南房地產的特別泡沫時期,馮侖的公司還是存活了下來。
回憶起當年的創業經歷,馮侖表示,從海南活下來以后,自己總結出了一個公司的發展的經驗:“別人辦喪事的時候你辦喜事”,“別人辦喜事的時候,你居安思危,做好離婚準備”。反周期的措施和“商業模式的變革”成了他發展企業的不二法寶。
馮侖提到,1991-1994年在海南的時候,房地產出現過一個特別的泡沫時期,那時候恨不得“天天過年,夜夜結婚”。大家見面打招呼,都是說:嘿,不留神又賺錢了。而最近很多城市房價都有所下降,但還談不上泡沫,當時海南省1.8萬家房地產公司,海口當時本土人口不到30萬,整個海南島600萬人,20%在城市里,剩下都是在鄉下。就這么一個地方將近2萬家房地產公司,泡沫破滅的時候逃出來的公司連1%都沒有,萬通僥幸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