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各地PM2.5相繼出現爆表事件,環保熱也由此席卷開來。據媒體報道,上周五,一種用可吸附PM2.5的炭基新材料做成的環保裝飾新材維舍卡頌石在寧鄉投產,這是炭基新材料應用于環保裝飾的全球首創以及全國首家。據悉,寧鄉投產的維舍卡頌石以優質活性炭和活性吸附硅酸鹽為主要材料,通過高溫負載混晶二氧化鈦在微孔內壁,以其獨特的表面處理工藝加工而成。事實上,一周之前就有媒體曝出二氧化鈦將取代石墨稀的消息,當時相關概念股已出現了大幅的拉漲;在環保裝飾新材維舍卡頌石在寧鄉投產消息的刺激下,預計二氧化鈦概念股將迎來第二波的炒作高潮。
二氧化鈦取代石墨稀 新材料現新貴
早在3月22日就有媒體報道,作為神奇的新材料,二氧化鈦將取代目前火熱的石墨稀。這種神奇的新材料不僅能產生氫氣、干凈的水,甚至還能創造能源。這項研究核心在于,將廉價的二氧化鈦晶體轉化為一種納米纖維,并將其與其他材料一起被制成柔性過濾薄膜。“其他材料”也可以是銅、鋅、碳等物質,這還要取決于它的最終用途。
日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孫達倫正式宣布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單一的、革命性的納米材料,能以較現有的技術低廉得多的成本實現以上所有技術。這種材料作為柔性濾水膜能淡化海水、幫助淡化后的濃鹽水回收能源,并且能制成柔性太陽能電池、提高雙鋰離子電池的壽命。憑借其優異的殺菌能力,它還能夠被用來制造一種新型的抗菌繃帶。
據悉,這一具有突破性的成果耗費了孫達倫五年的時間,被稱為多用的二氧化鈦。二氧化鈦是一種廉價而豐富的材料,已被科學證明其具有加速化學反應的能力與親水性。孫達倫表示,這種低成本和容易制造的納米材料具有幫助全球應對能源和環境問題的巨大潛力。目前,孫達倫和他的20人團隊,其中包括6名本科生、10名博士生和研究人員,正在進一步發展新的物質,并剛剛成立了一個公司用于生產商業化的產品。他們也正聯合商業合作伙作,以加快產品的商業化進程。
全球首創解決PM2.5 炭基新材料進入應用領域
據介紹,炭基新材料是由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后、長沙人徐海所研發,并獲得了美國的發明專利。2010年的6月,徐海帶著這項技術回到中國,被長沙市政府作為優秀海歸人才引進,由湖南文象集團投資實施技術成果轉化。
2012年7月,用這種炭基新材料做成的維舍卡頌石經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吸附有害氣體的效果比國內外同類產品,如活性炭、硅藻泥等高出20倍以上。
同時,寧鄉投產的維舍卡頌石也是以優質的活性炭和活性吸附硅酸鹽為主材料,通過高溫負載混晶二氧化鈦在微孔內壁,以其獨特的表面處理工藝加工而成。維舍卡頌石具備良好的力學性能,保留了炭基新材料對甲醛等有害氣體的強效吸附性。與活性炭、硅藻泥等吸附有害氣體的環保產品不同的是,該產品不僅僅只有吸附功能,還通過材料中的混晶二氧化鈦成分,有效地把所吸附的甲醛等苯類有害氣體分解成無害的水和二氧化碳,進而從源頭上解決了室內污染的問題。據徐海介紹,世界上有兩種材料自然永久帶負電荷,PM2.5帶正電荷,正負電荷可等量匹配吸附。而利用這一原理研制的維舍卡頌石永久攜帶負電荷,能持續有效地吸附PM2.5,作為環保裝飾的新材料可實現回收再用。
目前,湖南文象集團投產的維舍卡頌石品種為12種,毛坯形如規格不同的地板磚,但經顏色處理和電腦雕刻可成為美輪美奐的墻面、吊頂用材,也可作為擺設藝術品,將來可投產品種達50多種,涉及室內、車內環保裝飾。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