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油泥脫水和流化的熱解技術其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日前,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劉會娥博士領銜的課題組與山東省油區環境污染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含油污泥脫水減量與流態化熱解技術,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在中石化勝利油田應用的結果表明,應用該技術后,含油污泥脫水效率提高,運輸和處置費用顯著降低,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其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科研人員通過對含油污泥的脫水減量和流態化熱解資源化技術的研究,取得了多項技術創新成果。他們開發了一種來源于固體廢棄物的含油污泥壓濾用助濾劑。該助濾劑廉價易得,與適當的絮凝劑配合可顯著改善含油污泥的壓濾脫水效果。同時,他們開發出了適合多地點、多批次使用、靈活方便的撬裝式含油污泥壓濾脫水工藝,并針對含油污泥的流化行為,建立了適合于含油污泥—石英砂二組分混合顆粒的最小流化速度模型。此外,他們采用流態化熱解方法處理含油污泥,轉化效率較高,氣體產物中富含烯烴。
據悉,含油污泥的處理是油田面臨的一大難題,最直接的問題是含油污泥產生量大,需脫水減量后才能進一步處理。該課題組開發的含油污泥脫水減量工藝在勝利油田進行了應用,實現了含油污泥的順利脫水并可直接外運進行下一步處理,液相返回系統重新利用,基本杜絕了油泥落地的問題。該項技術可推廣到各油田和煉廠進行含油污泥的處理,其中減量化處理技術無特殊要求,適用面較寬,可大大降低排污費用并回收有用資源,減少開支并增加收益。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