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宜賓茶產業持續快速發展,茶園面積與綜合產值接連攀升,在四川省打造“千億茶產業”和“茶業強省”戰略中領頭羊的形象日益顯現。
宜賓被喻為“中國早茶之鄉”,該市立足發揮茶產業的基地優勢、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力爭到2020年,建成中國優質茶種植加工核心區、健康養生茶休閑度假示范區;世界紅茶采購中心、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四川省邊茶、黑茶生產基地和銷售中心;中國西部茶飲料綠色食品制造基地。全市生態化、標準化基地面積達100萬畝,茶產業綜合產值達到300—500億元。
政策優勢就是發展優勢
宜賓發展茶產業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擁有適宜茶葉生長的優越氣候、生態和土壤條件,如今的宜賓已經成為長江上游重要的茶葉商品基地,國家農業部頒布的“全國早茶重點區域”和“長江中上游特色出口綠茶”重點規劃區域。
“宜賓是中國早茶之鄉、紅茶“川紅工夫”的故里和發源地,宜賓早茶一般比江浙一帶主產茶區早15—30天左右。”西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茶葉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和學術委員副主任劉勤晉對中國茶產業了如指掌,他向記者這樣介紹到。
據了解,茶業是宜賓市重要的優勢產業,也是宜賓市繼白酒產業后的又一支柱產業,宜賓市委、市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對宜賓茶文化品牌的建設和宣傳。
對茶產業的扶持政策,沒有人比宜賓市茶葉站副站長曾大兵更熟悉了,他向記者詳細的講到:“從2008年開始,宜賓市政府連續六年在宜賓、成都、北京、廣州等地舉辦了 中國宜賓早茶節 ,促進了宜賓早茶生產和茶文化發展。從2011年起,宜賓市政府每年安排1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區縣政府和企業配套5000萬元以上資金,專項用于支持品牌打造、技術創新、良繁體系建設、標準化初加工車間建設、 宜賓早茶 連鎖經營店建設等,并以茶區水、電、路基礎設施為主,完善基礎設施和生產要素建設,引導茶產業逐步向園區式、集約化方向發展,占領高端環節,爭奪產業發展的定價權和話語權,全力助推茶產業發展。”
“政策上的重視和扶持力度非常大,對企業來講,政策優勢就是我們的發展優勢。”筠連縣烏蒙韻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朱曉東在談及自己企業發展優勢時,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科技創新促宜賓茶業提質增效
曾大兵向記者表示:“轉型發展,就是要把茶產業的發展方式由依靠數量增長、初級加工向提質增效、深度加工轉變,由注重產品向注重品牌轉變,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由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轉變;提升工程,就是要以增強茶產業市場競爭力為目標,以轉變增長方式為途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手段,按照 質上提升、鏈上延伸、服務提升 的總體思路,引導茶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產業化進程。”
宜賓茶產業要做大做強,實現持續協調發展,就必須加快推進茶產業創新升級、轉型發展。
“我們利用 四川省茶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平臺,用夏秋茶做原料,創新工藝,研制出通過四川省科技廳成果鑒定的黑茶新品 優黑優紅 。”四川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顏澤文向記者舉例說明了創新驅動貫穿于整個茶產業,并通過企業來實現。
“現在,我們的茶園主要是機械化采摘和機械修剪為主,大幅降低茶園管理、采摘的成本,讓我們采茶不再難、管理也輕松了許多,茶園的效益反而提升了不少。”加入合作社的一位茶農這樣向記者講解推廣新技術后自己最深的體會。
“ 宜賓早茶 、 川紅工夫 紅茶的無性系良種推廣,獨具地方特色,大大優化了茶葉種植品種結構以及提高茶園良種化水平,而且通過統一采購、統一標準、統一施肥和分戶施用的 三統一分 施肥運作模式,確保施肥安全、標準,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強地力。”朱曉東如是說。
據曾大兵介紹,2014年2月26日,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五部委認定的全國茶行業唯一的“國”字頭技術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和全省茶行業唯一技術共享平臺——“四川省茶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雙雙落戶宜賓。“四川省茶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也落戶宜賓市屏山縣,為宜賓乃至四川茶產業實施科技創新提供了更高的平臺和載體。
劍指300億 從品牌企業到品牌產業
通過近年來的努力,“宜賓早茶”、“川紅工夫”兩大公共品牌在全國乃至全球的認可度和影響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記者從宜賓市商務局了解到,2013年全市出口茶葉851噸、貨值626萬美元,占全省72.4%,繼續穩居四川省茶葉出口第一位。
“目前, 宜賓早茶 已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認證,全市已有 宜賓早茶 、 川紅工夫 、 屏山炒青 、 筠連紅 4個茶葉公共區域品牌,35個茶葉產品獲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14個產品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2個產品獲有機茶產品認證。”宜賓市政府副市長李敏在今年的宜賓茶產業發展大會上如是說。
曾大兵說告訴記者,“ 敘府 牌商標已成為 中國馳名商標 , 早白尖 也正在申請 中國馳名商標 ; 敘府 、 龍湖翠 、 龍牙 、 早白尖 、 筠連苦丁茶 等7個商標為 四川省著名商標 。”據了解,隨著企業品牌的壯大,敘府龍芽、早白尖、龍湖翠、鹿鳴等綠茶品牌和紅貴人、黃金白露等紅茶品牌在消費者中的地位快速提升。
宜賓醒世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容告訴記者:“我們始終堅持品牌第一,以為茶服務為宗旨,通過品牌企業實現品牌產業。”
除此之外,川茶集團、川紅集團、屏山炒青集團等龍頭茶企業也將終極目標定位于打造世界頂級品牌。通過共建共享的品牌創新發展模式面向國內外重點茶葉市場,通過大品牌實現大產業。
面對茶產業綜合產值300—500億元的目標,宜賓市“依托大龍頭、帶動大基地、打造大品牌、拓展大市場”的思路,立足發揮茶產業的基地優勢、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不斷推進創新轉型發展,力爭把宜賓打造成為四川省千億茶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和茶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試驗區,把“宜賓茶”打造成宜賓第二張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