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紅利”消耗近終結,房地產平臺貸最大突襲
2012年,基礎產業類信托資產從1萬億狂飆至1.65萬億,占資金類信托的23.62%,成為第一大類。
當你看到這期報紙時,已經有66家信托公司公布了自己的年報。據《理財周報》統計,他們所管理的信托資產,已經達到了7.467萬億元。
這與此前中國信托業協會公布的數據吻合,截至2012年末,該協會統計的全部67家持牌信托公司所管理的信托資產為7.47萬億元。
這一數字,兩倍于72家基金公司管理資產總和,4倍于114家證券公司受托管理資產總和,也正式宣告了信托行業以微弱優勢壓過保險,成為目前中國僅次于銀行的第二大資產管理行業。
而這一年均增長50%左右的行業還在高歌猛進,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最新數據,截至2013年3月底,信托資產總額已經達到8.73萬億元,如果以這一增速測算,2013年內,信托資產將輕松邁過10萬億大關。
但在券商、基金、調控政策的夾擊下,賺錢正變得更加困難。
證監會鼓勵基金券商
爭搶通道和股票質押
從數據上來看,信托的通道業務和股權質押業務,已經受到基金、券商不小沖擊。
2010年末,銀信業務總量為1.66萬億元,超過信托資產總量的一半;2011年末,銀信總量為1.67萬億元,在信托資產總量中占比下降到35%;2012年末,雖然這項業務總量終于增長過了兩萬億,但是占比進一步下降,目前僅占全部信托資產的27%。
在統計口徑中,銀信業務即為“銀信合作單一資金信托”,即提供給銀行的通道業務。如今,這一業務,已經被“銀證合作”和“銀基合作”所取代。
中國證監會曾經表示,截至2012年底,券商資管的通道業務,總規模已經達到1.5萬億,儼然已經可以和銀信合作分庭抗禮。
盡管外界一直有傳言稱,證監會將叫停券商資管的通道業務。但是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到,事實上證監會主管領導一直對通道業務持肯定態度。
理財周報記者得到一份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2012年10月底的內部講話稿顯示,張育軍說:“近期,大家都看到通過信托計劃將銀行票據表外化這一通道能有3%的收益。其實證券公司擁有比信托公司更好的通道。在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的進程中,蘊含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同樣受到證監會鼓勵而蓬勃發展的,還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質押業務。
中國信托業協會專家理事周小明表示,2013年1季度以來,大量到期的股票質押融資業務,其后續融資已經從銀行和信托公司的手里轉移到了證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處。
平安信托房地產占25%,政府項目陸家嘴信托激進
根據銀監會報告,從銀行層面來看,過去一年的信托融資需求主要集中在基建和房地產方面。我們從66家信托公司2012年的年報也可以看到此趨勢。但是由于地產信托風險頻發,不少信托公司已經明顯壓低了房地產信托的量。
2011年底,所有信托公司投向房地產共計6882億元,占全部資金類信托的14.83%。而2012年底,房地產信托規模略微下降,還有6881億元,占全部資金類信托的9.85%。
從信托公司的情況來看,目前房地產項目存量三甲是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和華潤信托,分別還有633億元、536億元和347億元。
但是從比例來看,顯然平安信托最為危險,其信托資產總計只有2120億元,房地產信托已經占到其信托資產總額的25%,在66家信托公司中處于前列。
在降低房地產信托比例后,各家信托公司2012年爭奪的主要領域為基礎產業類信托。在統計口徑上,這類信托一般包括市政建設、道路、公共能源設施、教育、醫療衛生、環保等項目,其融資主體往往為地方政府。大部分信托公司認為,還款來源或者擔保來自于地方政府,兌付風險不高。
在2012年,這類信托資產從1萬億狂飆至1.65萬億,占資金類信托的23.62%,成為第一大類。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即便在2012年底,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通知》后,2013年第一季度,這一類信托仍然繼續攀升,一季度末占比已經進一步提升到25.78%。
在這些項目上,央企金融平臺的信托公司占有絕對優勢,如國家電網旗下的英大信托,其基礎產業類信托已經占到總量的82%,大部分為各地電力項目融資。華能信托占到34%,中海信[微博]托占到41%,都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2012年中才更名展業的陸家嘴信托為了擴張規模表現最為激進,這家總信托資產277億元的小公司,有70%的信托資產投向基礎產業。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