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出租車價格調整,為了能更多攬客,很多出租車司機都在手機里下載了三四款不同的打車軟件,但是常用的只有一兩款。司機表示,很多前期推出的打車軟件都已退出市場,只有少數幾家用的人多的還好用。記者采訪發現,目前已經有三款打車軟件從手機應用商店中消失,同時,相關公司資金鏈斷裂的消息也層出不窮。
本月初,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公布《北京市出租汽車手機電召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加價和植入商業廣告等行為被明令禁止。打車軟件的推廣費用高昂如同“燒錢”,而《細則》堵住了“賺錢路”。打車軟件的優勝劣汰已經開始,而盈利模式仍然不明確。
一些打車軟件悄然消失
騰訊投資的“嘟嘟打車”早已關停,上月底,“快的打車”被曝資金鏈斷裂,正尋求資金支持,而更多的打車軟件則悄悄消失了。“之前有個叫透明球的軟件,現在也沒動靜了。”一位業內人士說。記者注意到,此前一些與各大調度中心合作的打車軟件在手機的應用商店搜索內已經查找不到。
不少打車軟件的起步,都是依靠風險投資的支持,賭的就是打車軟件的未來。而業內人士普遍認同,打車軟件的推廣面向的是出租車司機——這是一個此前很少接觸智能手機的群體,因此市場推廣“就是燒錢”,而到現在怎么賺錢卻不清楚。
隨著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出臺了手機打車軟件的管理細則,同時市場逐漸分化,一些看不到前景的風險投資拒絕繼續為手機打車軟件投資,這也導致部分打車軟件無奈退出。
此前,一位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漲價之后乘客數量有所減少,因此他也開始使用打車軟件。但更多的出租車司機表示,他們在打車軟件之間也有所取舍。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訂單較多、使用起來比較簡單方便的成為司機固定使用的軟件。
打車軟件賺錢不能靠“加價”
此前,部分打車軟件要求加價叫車,在禁止加價規定出臺之后,部分軟件又用“小費”等方式“打擦邊球”,有些軟件甚至明確提示乘客:“加價越高,打車成功率越高。”
交通運輸部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明確表示,叫車軟件加價功能弊大于利,“從行業規范角度來看,加價不利于市場經營和管理的有序化,容易讓司機挑揀客人,不利于服務質量的保證。”她認為,打車軟件可以在移動互聯網本身尋找盈利模式。
此前有出租車司機坦言,乘客在發出短距離訂單時采用“加價”功能。柏誠公司城市與交通規劃部總監王江燕表示,乘客提供“小費”可以緩解偏遠地方與短距離打車難的情況。“叫車軟件加價的確存在弊端,若要禁止收取小費,政府應該出臺一些措施改善短距離打車難的情況。”王江燕說。
打車軟件靠什么賺錢
市交通委出臺的管理細則中,禁止加價和禁止植入商業廣告“堵死了兩條賺錢的路”,也控制了市場發展的方向。盡管細則中表示,通過手機打車軟件也將收取電召服務費,但這部分服務費大部分返還給司機,打車軟件公司能拿到的份額還談不上盈利。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各家公司比拼的就是誰的家底更厚實。各家公司盡量讓更多的出租車司機使用自己的軟件,提高接單率和應召成功率。記者接觸的出租車司機中,大部分人手機里都安裝了三四個打車軟件,但其實常用的只有一兩個,這就是各個打車軟件爭搶市場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有公司退出市場。
“百米出租車”是還在堅守市場的軟件之一,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希望將手機軟件開發成能夠提供其他生活服務的綜合軟件,并通過這種方式盈利。“這個軟件未來不僅能夠打車,還能夠干別的,比如訂酒店、餐飲、電影票這種生活服務。”這位負責人說。
然而這條路也只是公司的一個初步想法。業內人士普遍表示,明確的盈利模式仍然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在這段時間內,最終只有幾家規模較大的公司能夠留在市場上。
相關新聞:
6月份出租車投訴最少
2013年1至6月份,市交通執法總隊共受理出租汽車行業信訪投訴8857件,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4.82%。其中6月份是上半年投訴數量最少的一個月。
6月,市交通執法總隊共受理出租汽車行業信訪投訴1095件,是上半年中數量最少的一次,較5月份的1772件有所下降。7名嚴重違章駕駛員被列入出租汽車行業嚴重違章信息庫,違章信息保留5年。北京市平谷英城出租車公司、北京光宇出租汽車有限公司兩家企業連續兩期在投訴率排名中出現,市交通執法總隊依照相關法規已責令其進行整改。
據市執法總隊介紹,2013年1至6月份,市交通執法總隊共受理出租汽車行業信訪投訴8857件,其中近三分之二都是拒載類的投訴。同期,出租車違法違章查處7743起。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