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與信托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包括資金、擔保支持等各個方面,因此,信托業的大發展將對整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形成有力的支撐。”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近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日,銀監會信托監管部主任鄧智毅撰文表示,銀監會支持信托公司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符合條件的信托公司上市與并購重組,優化股權結構和激勵約束機制。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監會允許信托公司通過上市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引進社會資本來推動行業發展,這有利于信托行業的“做大做強”。同時,鼓勵符合條件的信托公司上市,有助于增加資本市場的投資品種,豐富市場的結構。
截至2015年第二季末,我國信托公司信托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5.87萬億元,信托業已成為金融業第二大子行業。但是受宏觀經濟影響,當前信托業面臨巨大挑戰。
鄧智毅指出,一方面,信托業發展環境“五期疊加”。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同時信托業遭遇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期、資產管理業務的擴張期。另一方面,受“五期疊加”影響,信托業現有發展模式面臨“三個難以為繼”的壓力,一是信托產品“高收益、低風險”特性將難以為繼;二是信托業“重規模、輕管理”的發展路徑難以為繼;三是以信貸類、通道類為主的業務模式難以為繼。
除上述支持符合條件的信托公司上市等利好消息外,鄧智毅還表示,允許符合條件的信托公司研究試點信托直投、家族信托、并購信托、海外信托、專業銷售等子公司,并制定相關業務規則。
王軍表示,這有利于拓寬信托業的業務范圍和領域,隨著高凈值人群的不斷壯大,需要信托業不斷創新,來豐富和滿足居民的資產配置的需求。
某券商投行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信托業的發展處于低潮期,銀監會的“松綁”有助于信托業實現多元化的發展。未來混業經營是大趨勢,發展較快的信托公司已經轉向投行等業務,不再單純地做資金的中介,而是做價值的發現者,或者用自由資金進行資本運營,因此,未來信托公司的投行化和投資化趨勢將形成。
李大霄表示,信托業在過去幾年實現了快于證券公司的大發展,通過改革,信托業將進入第二輪快速發展周期。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