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板塊市值縮水過半
工程機械板塊上市公司股價自2008年以來下跌幅度高達78.95%,加權平均股價由2008年的36.26元跌到2013年6月14日的7.94元。工程機械板塊總市值2008年后最高峰曾達到4034.91億元,到2013年6月14日已經縮水到了1708.56億元,蒸發了58%。2011年三一重工入選英國金融時報全球500強時的市值達到了1413億元,而2013年6月14日其市值只剩下633億元,市值蒸發過半。工程機械板塊股價2013年以來先是小幅上漲之后持續下跌,中聯重科從其第一大股東4月2日開始增持以來股價下跌幅度已經超過了18%,5月30日后部分管理層宣布增持公司股票之后也未能止住股價下滑勢頭,現在股價距管理層增持股價又下跌4%以上。
圖1 2008年以來工程機械板塊股價走勢情況(總股本加權平均股價)
圖2 2008年以來工程機械板塊總市值變化情況
圖3 三一重工上市以來總市值變化情況
圖4 中聯重科股價走勢圖
注:圖1- 4中所列數據范圍均以申萬行業分類中的工程機械板塊為依據,包含: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柳工、華菱星馬、安徽合力、廈工股份、山推股份、常林股份、山河智能、天業通聯、河北宣工、建設機械等13家上市公司。
估值處于歷史低位
從估值的角度看,歷史上,我國工程機械板塊市盈率低于10倍的情況也是極少見的,2013年以來市盈率基本上處于歷史最低水平。1996-2012年,工程機械板塊在最低谷時期市盈率(加權平均TTM)從來沒有低過11倍,最低市盈率是在2013年出現的,達到了8.45倍,如果考慮到其中中小盤股和一些微利的中大盤股的市盈率都遠遠高于加權平均市盈率,則其中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等大盤藍籌股的市盈率更低。
圖5 2008年以來工程機械板塊市盈率變化情況(TTM)
與國際同行估值差距消失
A股制造類股票估值一直比西方成熟市場高很多,然而以現在的估值來看,工程機械板塊與國際同類公司的估值差距已經幾乎沒有了。如表1所示,中國工程機械板塊市盈率(整體法)已經低于大部分的國際知名工程機械制造公司的市盈率(見表1),而且低于主要公司的市盈率中值,市銷率和市凈率也比較接近。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