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九屆三次理事會在廈門召開,會議指出,2013年農藥行業實現了穩中有進,但目前大宗產品出現了價格下降的勢頭,需引起重視。
農業部藥檢所副所長葉紀明指出,農藥行業面臨新的問題和機遇。近幾年農業補貼資金不斷增加,惠農政策頻頻出臺,這是對農藥行業的利好信號。同時,最近“史上最嚴”環境保護法出臺,對農藥行業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政府對農藥行業的監管力度在不斷加大,國外公司新產品大量進口給市場造成壓力。在當今的社會發展格局下,轉型升級是企業的必由之路。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指出,2013年中國農藥行業調結構成效明顯,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再創歷史新高,國內農藥進出口數量和金額均實現增長,貿易順差強勢攀升,在持續發展過程中實現了利潤逆勢增長。同時,環保問題依然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大門檻。
農業部藥檢所張文君處長分析了2014年一季度農藥進出口情況:一是進出口數量、金額走勢平穩,出口均價上升;二是原藥制劑所占比重差距拉大,制劑扮演主角;三是亞洲和南美洲引領出口市場,非洲凸顯潛力,對非洲出口農藥7.97萬噸,同比增長17.23%,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9.9%;四是出口除草劑數量和金額仍居榜首,殺蟲劑量價齊升;五是草甘膦出口13.3萬噸,一馬當先占農藥出口總量的31%,百草枯出口1.49億美元,同比增長43.3%。
據了解,2014年,行業協會將著力于改善行業發展環境,加速產業調整和兼并重組,實現轉型升級,引導農藥行業順應宏觀經濟政策,推動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進,促進農藥行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