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煤炭市場供求格局已發生重大變化,而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對煤炭的清潔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議根據煤炭市場發展環境的變化,將煤炭流通創新作為解決當前煤炭市場發展中面臨諸多問題的重要抓手,實現煤炭安全穩定供應、降低煤炭流通環節成本和提升環境效益的多重目標。
我國煤炭市場發展環境已發生重大變化
“十五”以來,特別是“十五”中后期以來,我國煤炭市場供求格局出現重大變化,區域煤炭供應不平衡的問題開始凸現,煤炭供應穩定性問題日益突出。
(一)煤炭市場供求格局出現重大變化,已由總量供不應求轉為供給相對過剩
“十五”以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帶動了能源需求的持續較快增長。2000年,我國煤炭消費量為14.1億噸,2009年煤炭消費量增加到29.6億噸。2012年以來,受經濟增速回落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我國煤炭需求增速開始回落。而隨著國內煤炭新增產能開始進入釋放期,加之國際煤炭價格的回落,國內進口煤顯著增多,煤炭供給顯著增加。國內煤炭市場供求格局開始從供不應求轉為供給相對過剩,價格明顯回落。煤炭市場供求格局的重大變化,為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煤炭資源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煤炭生產重心西移后,煤炭產需空間分布不均衡性愈加突出,煤炭區域供求不平衡的潛在風險有所加大
從各省區的經濟發展階段和未來發展趨勢看,總體判斷,未來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長江流域等煤炭主要消費區域的煤炭凈調入量總體呈持續增加趨勢,即這些省區的煤炭供應保障壓力會進一步加劇。山東、河南、安徽等東、中部產煤大省由于增量有限,而經濟發展將帶動煤炭需求較快增長,這些傳統的煤炭調出省將會變為煤炭凈調入省,即這些傳統煤炭大省的煤炭流向也將會發生較大變化。總體判斷,2020年前在煤炭總體供求形勢好轉的同時,區域供求不平衡的潛在風險卻有所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