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主要食用油進口商的官員表示,在始于11月份的下一年度里,印度食用油進口量可能增至破紀錄的1300萬噸,原因在于食用油價格下跌、印度人口增長,人均收入提高,提振了食用油需求增長。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植物油進口國。印度食用油進口量提高,可能扶持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走高。9月初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曾創下五年來的最低水平,今年迄今為止棕櫚油期貨價格已經下跌近五分之一。
沙哈拉稱,在2014/15年度印度食用油進口總量中,將有超過900萬噸為棕櫚油。他估計當前年度的食用油進口量為1160萬噸,其中棕櫚油進口量為800萬噸。
印度煉油協會(SEA)的數據顯示,2012/13年度印度的食用油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1040萬噸。該協會執行總裁B. V.默赫塔稱,人口增長,居民收入提高以及季風降雨低于預期,可能提振下個年度食用油進口。默赫塔稱,印度人均食用油消費每年增長3到4%,印度人口每年增長2200萬。這就會導致每年植物油消費增長30萬噸。
今年大豆和花生播種面積下滑,因為季風降雨自6月1日開始以來減少約11%。
印度農戶通常在6月和7月季風降雨期間種植大豆,收割工作從10月份開始。農戶從10月份開始種植油菜籽,次年3月份開始收獲。印度食用油需求量約為1800到1900萬噸左右,其中近60%的需求依賴進口滿足。印度主要從馬來西亞和印尼進口棕櫚油,從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進口豆油,從黑海地區進口葵花油。
沙拉哈稱,2013/14年度印度的葵花油進口量可能達到創紀錄的155萬噸,因為葵花油與棕櫚油的價格升水急劇下滑。他表示,印度的葵花油市場一直顯著增長,因為居民收入提高,支出增加,生活標準改善以及印度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提高。沙哈拉預計2014/15年度印度的葵花油進口量將進一步增長,達到165萬噸。
印度煉油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毛葵花油與毛棕櫚油的價差縮小到95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262美元。
印度的植物油進口通常在8月和10月期間達到高峰,屆時印度人民慶祝一系列的節日,食用油消費強勁。8月份印度的植物油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130萬噸,因為印度國內大豆可能歉收,導致豆油進口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印度GG Patel & Nihil研究公司執行董事戈文達爾·帕特爾指出,目前市場對于2014/15年度進口的預測值很高,唯一不利于這些進口預測的因素在于,2013/14年度結轉下來的油籽庫存很高。這些庫存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下個年度的進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