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烏魯木齊海關獲悉,今年前7個月,新疆口岸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315.4萬噸,同比減少35.9%;貿易值16.7億元,同比下降50.9%;平均價格528.9元/噸,同比下跌23.5%。
據海關人士介紹,今年前7個月新疆口岸進口鐵礦石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方面:一是自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的進口量均有較大幅度下降。前7個月,新疆口岸自哈薩克斯坦進口鐵礦石219.1萬噸,同比減少43.1%,占總量的69.5%;貿易值12.5億元,同比下降56%。自蒙古國進口鐵礦石96.3萬噸,同比減少9.8%,占總量的30.5%;貿易值4.2億元,同比下降24.4%。二是國有企業進口占主導,民營企業進口量增加。前7個月,國有企業自該口岸進口鐵礦石289.8萬噸,同比下降40.2%,占總量的91.9%;貿易值15.6億元,同比下降53.7%。民營企業自該口岸進口25.6萬噸,同比增加2.5倍,占總量的8.1%;貿易值1.1億元,同比增長2.4倍。
海關人士提醒,新疆口岸鐵礦石進口值得關注的兩個問題:一是全球鐵礦石供過于求,價格仍有下降空間。今年初以來,鐵礦石價格持續走軟,至今已累計下跌逾20%。眾多研究機構和投行認為,由于全球產能過剩,可能導致鐵礦石供應量大幅增加,今年后幾個月鐵礦石價格可能仍有一波下跌走勢。二是鋼材市場長期低迷,鐵礦石需求缺乏支撐。產能過剩、市場供大于求、鋼價長期低迷依然是我國鋼鐵行業面臨的主要壓力,鋼鐵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狀況不會有明顯改觀,高成本、低價格、低效益的行業運行態勢仍將持續。從下游產業看,建筑業尤其低迷,汽車、家電的銷售受阻導致冷軋品種需求難以好轉,板材下游用戶如機械、造船等行業也都不景氣,支撐上漲的因素不多,總體以弱勢趨穩為主。這種情況還將持續,起碼今年下半年好轉的跡象不明顯。目前,市場在高庫存、低需求中艱難掙扎。
為此,海關人士建議,鋼鐵企業一是應當用全球宏觀視野審視中國的礦產資源問題,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礦產資源競爭與合作,更多地利用境外礦產資源;二是疏堵結合,化解鋼鐵產能過剩局面,在穩定國內市場的同時,利用新疆自身區位優勢,鼓勵鋼鐵企業積極開拓中亞市場;三是密切關注口岸鐵礦石進口變化情況,多途徑了解市場動態和價格行情,加強對國際市場鐵礦石供需狀況、價格走勢的監測研究,幫助企業預測和應對市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