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A股成為全球最牛的市場,上證綜指年漲幅超過50%,而全年最后一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幾乎以最高點位收盤。業內人士認為,以藍籌股為主力的此輪牛市才剛剛開啟,就如啟動的火車,只要有能源,火車就停不下來。對于元旦之后首個交易日,業內人士認為“開門紅”的可能性較大。
數據統計顯示,最近14年以來新一年首個交易日,上證綜指上漲的有8次,下跌的有6次。其中,新年首個交易日漲幅最大的發生在2009年1月5日,當天上證綜指大漲3.29%;而新年首個交易日跌幅最大的發生在2003年1月2日,當天上證綜指下跌2.73%。
海通證券一資深分析師表示,目前A股的格局已今非昔比,隨著滬港通開閘,越來越多的機構把投資重點轉向藍籌股,這也有望成為今年股指不斷走高的中堅力量。
七成股民看好元旦后首日行情
從目前各家券商對2015年股市的預測報告看,絕大多數看好2015年股市的表現。
據統計,目前26家已發布2015年投資策略的券商中,共有20家看多2015年走勢,5家看平(略微謹慎或認為存在結構性不均行情),僅國海證券1家看空。
而看私募基金發表的觀點,也是多數看好。著名私募基金公司星石投資判斷,未來將迎來一個長達5年的藍籌股大牛市。2013年、2014年的私募冠軍創勢翔投資掌舵人黃平表示,這波牛市行情有望延續,2015年將會是一個緩慢震蕩向上的走勢。
此前有分析認為,開年第一個交易日很大程度上將決定A股全年走勢,因為A股歷史上素有“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大跌,全年跌,首日大漲全年漲”的魔咒。但實際統計顯示,這一說法并不靠譜,去年元旦后首日滬指跌0.31%,而全年大漲52.87%;再如,2012年元旦后收陰K線,但年線卻收陽;2011年元旦后收陽,年K線卻收陰;2008年也是如此。
對于2015年A股能否迎來新年開門紅的話題,有調查數據顯示,高達71.4%的投資者表示樂觀,而僅有16.7%的投資者認為A股首日或下跌。
2015年該買誰?藍籌仍是主線
對于2015年的A股走勢,諸多機構仍鐘情藍籌這一主線。
中信證券認為,展望2015年,全球經濟分化加劇,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增速將回落至7.1%;政策將全面寬松,改革落地;預計央行將降息50個基點,下調準備金率100個基點,M2增速回升至12.5%。行業方面,信息、健康、文化、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和環保、商務服務六大產業群可能成為新的主導力量。居民資產選擇將發生明顯變化,金融資產有望成為資產配置的首選。
海通證券認為,2015年利率有望下行,改革推動風險偏好上升的趨勢未變,經濟轉型穩中求進,大類資產配置轉向股市。預計指數震蕩上行,警惕3-5月階段性風險。投資上可關注:高端裝備、國企改革、券商。明年的主題投資包括并購、迪士尼、碳減排。
光大證券中長期看多A股,建議自上而下關注低價位、低估值、高分紅和業績穩定的藍籌及大市值股票。除時下風頭正旺的銀行和非銀金融板塊外,還包括房地產、建筑、建材、機械以及汽車、電力與公用事業和醫藥。
瑞銀證券則提示投資者在2015年關注四大投資主題:大型高分紅率的藍籌股,未來3-4個月看好房地產股,期待“頂層設計”確認后國企改革利好,以及對外投資驅動下的中國獨有的、技術領先行業。
元旦期間消息偏暖 年報披露有機會
從元旦小長假期間的消息面來看,利好和利空都有,總體上偏暖。
港股首個交易日開門紅升逾200點,內地金融股領漲;國際油價刷新五年多新低;美元大漲,創八年半以來新高;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1月5日起再降,創近十年來新低。
此外,北京樓市調控現放松信號,公積金貸款120萬元的話,可省34萬元利息;最新發布的2014年1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降幅收窄,這反映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態勢趨緩。
從利空消息看,中國指數研究院1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中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0542元,環比下跌0.44%。這是百城房價連續第8個月下跌,且跌幅較上月擴大0.06個百分點,地產股或將因此承壓;制造業景氣繼續惡化,經濟基本面對投資者心理有一定不利影響。
此外,2015年上市公司預約披露時間表正式出爐,首發年報將在1月15日披露。松遼汽車將成為滬市首批發布年報的上市公司,創業板首家披露公司為楚天科技,中小板公司沃華醫藥拔得頭籌。年報題材將給A股市場提供更多的操作機會。
金融地產或打響“任性”第一槍
分析認為,2015年A股市場將在事件性利好的推動下繼續保持震蕩強勢格局,而金融和地產兩大板塊有望打響2015年“任性”的第一槍。
在配置上,目前已發布2015年投資策略的券商普遍看好三大板塊:金融股、國企改革概念、“一路一帶”概念。而就近期來看,分析認為從2014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及此前一段時間的市場焦點,并綜合元旦過后港股首個交易的情況來看,金融和地產兩大板塊有望打響2015年“任性”的第一槍。
金融股是2014年擺脫熊市進入牛市的的絕對主力,2015年的走勢依然被普遍看好。其中銀行板塊估值優勢仍然明顯,或更受資金青睞;而保險行業基本面持續向好,仍具備較長期投資價值;券商股經歷暴漲后部分個股需要有一個消化過程。
業內人士指出,牛市邏輯就是券商、保險和銀行的輪番上陣。在牛市第一波,券商股總是率先垂范;隨后券商股進入滯漲期,這時候保險股會開始“覺醒”;在券商保險輪漲之后,銀行股就會“接力”。
而在眼睜睜地看著券商、銀行等藍籌股風起云涌之后,地產股也沒閑著。在2014年最后一個交易日集體爆發,板塊漲幅達5.20%。
市場人士表示,地產股在本輪行情中表現一般,相比其他藍籌股,房地產股“補漲”要求強烈。“當前,房地產板塊的市盈率和股價仍處于歷史的低谷,隨著降息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以及限購的全面放開,后市該板塊的估值仍上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