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優酷土豆似乎陷入了資本傳言的漩渦中,既有傳聞優酷土豆并購愛奇藝,又有屢次被阿里全資的收購門疑云浮現。
各大巨頭對于優質內容的哄搶熱情越來越高漲。在經過一系列的并購整合后,現今的視頻行業逐漸形成了優土、愛奇藝、騰訊視頻三家競爭的格局。在這背后承擔源源不斷的輸血任務的正是阿里、百度和騰訊。三大巨頭何時在視頻領域迎來真正意義上的正面碰撞,這取決于阿里和優酷的關系迷局。
阿里意圖控股優土
去年4月底,阿里巴巴和云鋒基金以12.2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A股普通股,其中阿里巴巴持股比例為16.5%。此后阿里巴巴一直在試圖增加持股比例,相關資料顯示截止2015年3月31日,阿里持股比例增至20.7%,已超越古永鏘成為優土最大的單一股東。
一位接近優土的業內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還在通過二級市場購入優土股票,目前持股比例還不得而知。
屢次關于阿里意圖控股或全資的傳言也源于此。事實上在阿里入股優土之后,兩者業務打通上的一舉一動都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
此前古永鏘在透露棄騰訊而選阿里的原因時表示主要有三點:1、阿里巴巴滿足了優酷土豆的業務多元化需求,二者在手機和電視多屏上有合作空間;2、在移動端,優酷土豆在應用層與阿里巴巴在云計算和基礎層實現數據打通;3、阿里巴巴的中小企業客戶也能與優酷形成品牌廣告客戶的互補。
除為阿里提供更多的廣告位外,阿里媽媽的邊看邊買計劃成為了雙方試水的首個重要合作項目。該計劃具體內容為優酷通過視鏈技術在視頻播放過程中直接嵌入淘寶購買鏈接,幫助阿里旗下的中小企業降低視頻投放成本,創造視頻精準營銷場景。
一位不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來自阿里巴巴的中小企業廣告或在某種程度上給用戶視頻觀看體驗造成了干擾。當初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后,與新浪微博財報亮眼一起出現的是滿屏的淘寶廣告,影響了用戶體驗,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微博用戶活躍度下降的趨勢。
優酷會成為下一個新浪微博嗎?目前并不得知,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優酷為阿里中小企業提供視頻營銷場景,自身的帶寬成本也被迫增加。
行業第三方機構分析師龐億明表示,從目前來看優酷和阿里在業務打通上的合作進展不明顯,除視頻電商外,雙方還未探索出新的合作方式。一位優酷內部人士則表示這樣局面出現并不只是一邊的原因。
龐億明同時表示,在阿里巴巴踏入影視娛樂產業的大門后,視頻"入口"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入股光線傳媒、華誼兄弟,成立阿里影業到在影視、文學、游戲的打通,如果沒有一個自己控股(或占主導話語權)的視頻網站作為承載,阿里將缺少一個輸出的必要通道。
阿里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前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春寧此前曾透露,阿里自建的視頻網站TBO(阿里在線流媒體視頻服務,"Tmall Box Office",簡稱TBO )將于兩月內上線,將主打內容收費觀看,目前尚不清楚將如何跟優酷土豆區分開來。
優酷突圍方向在哪
作為是國內最成功的UGC視頻網站,優酷一直冠有中國YouTube的名號。來自Youtube在運營和盈利方面經驗的借鑒,加上更接地氣的內容提供,使得優酷在國內視頻行業的格局中一度無可替代。
但近年來由于愛奇藝和騰訊在得到巨頭親爹的資金輸血后,開始在版權的自制上發力,市場占有率一路上揚,優酷的領先地位開始遭到威脅。
為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優酷在今年初對外宣布了新的組織架構調整,組建優酷、土豆、合一影業、云娛樂、合一文化、創新營銷六大BU,同時成立電影、游戲、動漫、音樂、教育以及電視劇、綜藝、娛樂、資訊共9個內容中心,意圖加強在內容方面的深度覆蓋。
有外界評論稱在網生內容(PGC+UGC)流量過半之后,優酷土豆正變得越來越像一家電視臺。正如電視臺的"硬廣告"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贊助、植入等形式的廣告開始變成增長點,優酷土豆也即將出現這樣的變化,因此古永鏘特意找來了4A公司出身的蘇立擔任優酷土豆首席運營官,負責探索廣告業務方面新的盈利方式。
此外為改善營收,優酷于去年底上線了秀場業務來瘋。根據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來瘋"在第一季度營收實現了64%的環比增長。優酷方面表示另一個用戶業務的增長點則是手游聯運業務,通過加強手游聯運業務的團隊和服務,優酷土豆集團預計該業務下季度會有更好的收入表現。
熱門綜藝正在成為除視頻網站除電視劇之外的最大流量來源,但目前在獨家綜藝版權的引進上,優酷方面并未反饋出積極意愿,依然延續著平穩的發展態勢,現象級的內容涌現率并未提升。
近期負責自制內容出品的優酷土豆副總裁盧梵溪和集團副總裁李黎接連出走,傳言稱也帶走了優酷出品團隊的骨干,這意味著優酷需要一段時間來平息高管離職帶來的動蕩風波。
據悉,優酷已經在互聯網電視業務上有所布局,一位接近優酷的業內人士告訴媒體,下月初或將發布公司旗下首款電視,目前尚不確定是否像樂視電視一樣綁定視頻內容銷售。
視頻還是有錢有爹才能玩的游戲
從2005年國內第一家視頻網站土豆上線以來,國內視頻網站已經走過了八年。八年中,居高不下的帶寬成本、水漲船高的版權費用、日益擴大的虧損支出這幾大難題也一直如影隨行。
這曾經也是一個百花齊放,多方翻空混戰的行業,曾一度出現包括56、優酷、酷6、樂視網、搜狐視頻、風行、PPS、PPTV、騰訊視頻、百度視頻、愛奇藝、暴風影音等十幾家公司你來我往同臺打雷的熱鬧場面。
巨頭的闖入打破了這種局面。一位已經離職的視頻行業高管曾表示,當資本進入文化領域時,就意味著要把這個行業洗劫一遍。當年騰訊搜狐等一大批不差錢的巨頭曾人為額抬高了版權的售賣價格,也在無形中提高了整個行業的競爭門檻,小玩家的生存空間被大大擠壓,尋求售賣被迫出局幾乎成為了他們唯一的出路。
目前國內視頻行業第一陣營格局已經基本成形,仍然活躍在競爭市場上的前五家視頻網站是:優土、愛奇藝、騰訊視頻、搜狐視頻和樂視網。不難看出,這五家公司或是母公司都是上市公司,且有強大的資金后盾支持。
燒錢的游戲似乎也沒有按下暫停鍵的打算,好勝的巨頭已經熱門版權的費用抬高到已億為計量單位,獲取單個有效用戶的成本越來越高。但天價版權費用和內容變現能力之間的剪刀差目前仍是未解的難題,除曾經的暴風以外,主流的視頻網站中目前沒有一家實現盈利,優酷上一季度的財報顯示虧損還在擴大。
即便如此,仍沒有視頻玩家敢在內容布局上掉以輕心。樂視網曾是前車之鑒,在去年受傳言風波和資金短缺的影響,樂視網在版權購入上表現平淡,市場占有率就直接跌倒了5名開外。近期賈躍亭從股市套現的25億元也將直接輸血給樂視網布局內容生產。
誰都不愿意被甩出第一陣營,現在活下來的視頻企業沒有一家能夠離開資本和巨頭的支持,但這其中又涉及到親與疏,近和遠的區別。正因為此,20.7%的股份才讓外界懷疑優酷和阿里的關系看起來并不如其他幾家和親爹那樣親密。
在相對充裕的發展資金和相對獨立的發展身份之間該如何選擇,主動權或許被優酷自己握在手里。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