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3日表示,京滬干線大尺度光纖量子通信骨干網將于2016年下半年建成。
“這條量子干線連接北京與上海,貫穿山東濟南、安徽合肥等地,是千公里級高可信、可擴展的廣域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屬世界首例。它建成后將廣泛用于、政務等領域信息的安全傳輸。 ”潘建偉說。
信息科技進一步發展面臨著兩大瓶頸,即計算能力瓶頸和信息安全瓶頸:一方面,隨著半導體晶體管的尺寸接近納米級,電子的運動不再遵守經典物理學規律,半導體晶體管將不再可靠,著名的“摩爾定律”終將失效。另一方面,芯片后門、光纜竊聽、“棱鏡門”等竊聽與黑客攻擊事實,以及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突破億億次每秒,使得信息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竊聽和破譯風險。
“量子力學在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已經為解決這些重大問題做好了準備。”潘建偉說。
展望量子通信的前景,潘建偉表示,未來能夠形成天地一體的全球化量子通信基礎設施,形成完整的量子通信產業鏈和下一代國家主權信息安全生態系統,構建基于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未來互聯網,即“量子互聯網”。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