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2016年行業進入政策監管下的良幣驅逐劣幣階段
“2016年將是互聯網金融的規范元年或者監管元年。互聯網金融本質是金融,金融的本質是信用和風控,金融都有杠桿放大效應,因此必須要啟動適度監管。”4月13日,京北眾籌總裁羅明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合規經營已經成為今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主題,在相關監管政策以及監管機構明確之后,“十三五”期間“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被放到重要位置。
與此緊扣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強調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同時,也提出“扎緊制度籠子,整頓規范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和證券期貨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的具體監管要求。
“規范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反而給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羅明雄表示, 2016年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了政策監管下的良幣驅逐劣幣階段,這將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所謂規范元年,即減緩增量、梳理存量,在梳理清楚存量之后,設立行業門檻,再開啟增量發展。”羅明雄強調。
91金融董事長許澤瑋也認為,2016年是行業合規經營、創新發展的關鍵一年。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繼去年政策更多體現鼓勵的基礎上,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間,政府對規范行業發展的要求愈加明確。”
目前,互聯網金融領域企業已經開啟合規經營調整。以P2P網貸這一系細分領域為例,2015年12月份頒發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發售銀行理財、券商資管、基金、保險或信托產品。自《征求意見稿》頒發以來,不少P2P平臺為達合規均開始了調整工作。包括進行嚴格信息披露、尋求銀行資金存管等動作。
“除了規范這一主旋律之外,今年也是股權眾籌大發展的一年。”羅明雄認為。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