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勞動卻有創造性大小之別,創造性強的勞動的價值日益凸顯。互聯網的發展讓創造性的勞動得到增值,并成為一種易于保存和變現的商品。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勞動自由,人們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以任意方式來勞動。在這樣的勞動環境下,人的創造力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反過來,這種勞動環境會促使人們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
說起“互聯網”三個字,絕大多數人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1994年4月20日,中國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正式開啟了互聯網時代。在過去的22年中,互聯網像一顆不斷裂變的原子,從點滴開始逐漸融入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今天,我們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能成為一個時代的名稱,就在于互聯網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互聯網時代凸顯了馬克思提出的人的本質,極大地釋放了創造性勞動的價值,全面擴展了人們的社會關系,推動著整個社會向著“自由人聯合體”的方向發展。
互聯網的發展讓創造性的勞動得到增值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里講:“一個種的整體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恰恰就是人的類特性。”馬克思在這里就指出人作為一種類生物的存在有自己的類本質,那就是“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就是人類的勞動。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文中用更簡明的語言闡釋了這一觀點:“人類社會區別于猿群的特征在我們看來又是什么呢?是勞動”。勞動就是人類的類本質,是人區別于其它動物的根本特性。
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整個社會呈現出去中介化趨勢,人的創造性勞動才是最有價值的,不管是智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我國古代有這么一句話: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這句話體現出在古代社會腦力勞動者擁有著比體力勞動者更高的社會地位。而今天的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體力勞動者的收入往往更高,專業的家政、廚師、裁縫、美甲師等技能型的體力勞動者的工資已經高過了一個普通大學生的文職工作工資。
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勞動卻有創造性大小之別,創造性強的勞動的價值日益凸顯。互聯網的發展讓創造性的勞動得到增值,并成為一種易于保存和變現的商品。現在流行一個詞叫IP,就是知識產權的意思。主要是指在影視行業中,具有一定粉絲基礎的網絡作品越來越受市場的青睞,而資本方的地位相對下降。在互聯網時代,創造性的勞動有了更大的話語權,更高、更快的變現能力。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必然激發有創新能力的人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互聯網時代擴展了人的社會關系
勞動是人區別于動物的類本質,而社會關系則是一個人區別于另一個人的個體本質。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一文中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社交媒體的發展使得人的個體本質得到了進一步的凸顯。人們傳統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基于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連接在一起的,社交媒體打破了這種傳統的關系網絡,互聯網的發展使全球各個角落的社會關系觸手可及,極大地放大了社會關系網絡。社交網絡其實已經在重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人們的虛擬社交時間越來越長,甚至超過了面對面的實際社交。這當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際關系的冷漠,但這極大地降低了人們的社交成本,使人與人之間能夠更快地建立起社交關系。
事實上,社交網絡成為人們了解他人,建立聯系的一種可靠方式。人們在應聘一個工作崗位時,會準備漂亮的個人簡歷,但那份簡歷往往只會呈現自己的優點。而社交網絡能更加全面真實地呈現出這個的性格、才能、社會關系、甚至缺點等情況,因為人們會在社交網絡中通過展示自己的個性來尋找自我存在感。代表著“強關系”的微信和代表著“弱關系”的微博是人們普遍使用的兩種社交網絡,微信基本上是一個熟人社交網絡,它的基本屬性就是社交連接;微博基本上是一個社會性的社交網絡,它具有很強的媒體屬性。所以,微信的出現對微博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但微信很難取代微博,因為這兩個社交網絡的基本屬性不同,二者從不同的層面滿足人的需求。很多人習慣于在微信上建立自己的熟人朋友關系,將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朋友圈里呈現出來。在微博上建立陌生人社交關系,將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看法表達出來,與其他人形成良性互動。正是社交網絡的發展,使得人人都是自媒體,每個人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展露自己的才華,張揚自己的個性。
而且,社交網絡的發展使得網民具有了“網絡集體人格”,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集體聲音,這種網絡集體人格更多地表現在消費維權領域。2015年7月初,知名作家六六在網上買到了已經爛掉的山竹,在與商家溝通退換無果后,六六選擇用自己的微博維權。六六事后坦言,自己能維權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是名人。然而,時隔不到三個月的國慶節期間,山東發生了“38元大蝦事件”,38元一盤的大蝦結賬時被要求按38元每只來結算。此事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山東的旅游聲譽受到重創。以前,名人的維權比較容易,因為名人的社會影響力比較大。現在,普通人也可以通過網絡形成網絡集體人格,形成強大的輿論合力。
互聯網時代孕育著 “自由人聯合體”
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只有發展到共產主義社會,人的本質才能真正得到全面的實現。馬克思把人類社會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人的依賴關系階段、物的依賴關系階段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階段。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主義社會是人的依賴關系的發展階段;資本主義社會是物的依賴關系的發展階段;共產主義社會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階段。共產主義社會是“自由人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自由人的聯合體”已不是一個遠不可及的想象,而是全球正在走進和擴展的組織狀態。
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設想的未來社會是“自由人的聯合體”,每個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自由得到充分實現,每個人可以自由地勞動。長期以來,人們以自己有一份固定的職業和穩定的收入為榮。互聯網時代正在顛覆傳統的職業觀,自由職業者越來越普遍。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勞動自由,人們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以任意方式來勞動。在這樣的勞動環境下,人的創造力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反過來,這種勞動環境會促使人們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全世界各地的自由職業者甚至可以通過互聯網形成一個個虛擬組織,在互聯網平臺上展開合作,形成自發的“自由聯合體”。
從蒸汽機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今天的互聯網時代,每一個時代的科技都是對人類勞動的一次解放,對人的價值的進一步肯定,對人的本質深一層的關照。互聯網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要在把握時代趨勢中全面發揮人的創造性,推動社會朝著“自由人聯合體”的方向邁進。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報告、行業分析報告、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調研報告請關注靈核網。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