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爾科技總經理李海濤介紹,寶安區大寶路垃圾轉運站每天接收2噸左右廚余垃圾。以寶安新村為例,村里的智能垃圾桶進行干濕分類后,廚余垃圾能夠在源頭達到100%攔截,被及時送到大寶路轉運站,隨后清潔工用英爾科技的廚余垃圾源頭減量設備對其進行粉碎,最大程度地將水分脫掉,再把這些水分處理成中水,循環使用。
除了廚余垃圾源頭減量設備,轉運站還配備有塑料袋處理設備。目前,濕垃圾送到轉運站后,仍由清潔工把塑料袋脫掉,并用設備把塑料袋清洗等。李海濤說,濕垃圾占生活垃圾的50%,而轉運站達到80%的濕垃圾減量,即生活垃圾達到40%減量;而塑料袋占生活垃圾的8.4%,如果也能從源頭讓居民自主脫袋,那轉運站可完成接近50%的生活垃圾減量,這在國內會是個很好的成績。
垃圾減量需從垃圾分類做起,而英爾科技致力于有中國特色的垃圾分類解決方案。李海濤在西安石油大學(前身為西安石油學院)讀化工專業,畢業后未從事本專業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朋友介紹去社區里做垃圾分類的廣告,便開始研究這一行業,逐漸發現這很有意義。他決定把自己所掌握的物聯網、互聯網技術應用到這一行業,在濱河新村率先推出干濕分類1.0版,得到了福田城管局的認可。在最近三年里,李海濤不斷研究,和團隊一起推出2.0版,即現在的互聯網+垃圾分類回收。
做垃圾分類不是件簡單的事。李海濤最高興的,是看到垃圾減量分類試點小區寶安新村居民認可英爾科技的工作,垃圾分類公益宣傳小天使的隊伍也在一天天壯大。這些都讓他充分感受到從事垃圾減量分類工作的成就和價值。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