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工行網絡融資余額已達6040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增幅長15.38%,繼續成為國內最大的網絡融資銀行。
資料顯示,工行從2007年起建立了數據倉庫和集團信息庫兩大數據平臺,實現了對客戶和賬戶信息的集中管理。具體來看,工行將信貸業務區分為專業化和標準化兩類:
一方面,對大企業、大項目融資以及復雜的、綜合化的金融服務需求,還有部分中小企業個性化、定制化的金融需求,主要依靠專業化融資經理團隊來把控信貸風險。
另一方面,對那些貸款額度相對較小、信息對稱、適合標準化的信貸服務,運用互聯網與大數據建立風險控制模型,實現線上自助操作、業務自動處理、風險監控。
以該行針對小微企業的網絡信貸產品“網貸通”為例,企業只需一次性簽訂循環借款合同,便可在合同有效期內足不出戶地完成貸款的申請、提款和歸還等過程,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企業可隨借隨還。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工行“網貸通”已累計為近8.5萬小微客戶發放貸款1.9萬億元,余額接近1800億元,是目前國內單體金額最大的網絡融資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9月,工商銀行正式發布互聯網金融升級發展戰略,并宣布網絡融資中心掛牌成立。網絡融資中心,作為工商銀行信貸標準化、互聯網化運營的平臺,實現信貸業務尤其是小微和個人金融業務的批量化發展。產品體系主要包括個人逸貸、公司逸貸、商e貸、小額信用貸款、金融資產質押貸款、網貸通6大類。2015年末,工商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當時網絡融資總規模超過5000億元。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