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業規模
我國軸承行業已經形成較大的經濟規模,從2005年起,我國在銷售收入和產品產量上都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軸承制造國,同時也是世界軸承使用大國,市場廣闊。
2005年至2014年,我國軸承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軸承產量保持了較快的增長趨勢,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速度為20.29%。
2005年至2015年,軸承產量的平均增長速度為12.22%,已經形成較大的經濟規模,同時自主創新體系和研發能力建設取得一定進展,形成了由97項國家標準、103項機械行業標準、78項軸承標委會文件組成的,與國際標準接軌的軸承標準體系,國際標準采用率達80%7,零件專業化與工藝專業化生產取得長足進步,為國民經濟的配套能力大大增強。
2014年我國軸承制造行業規模總資產達到2082.9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06%。行業銷售收入為2740.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07%。2014年行業利潤總額為171.9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
軸承行業利潤水平受到上游原材料價格、下游機械設備生產及維修需求、人力資源成本、國內外廠商競爭等多重因素的制約,呈現一定的波動,但變化幅度較小,保持在一定的區間之內。根據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統計的“軸承行業主要生產企業經營月快報”,主要軸承生產企業最近9 年的平均銷售利潤率水平變化情況如下所示:
(2)行業需求
根據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相關數據,我國“十三五”期間部分主機行業對配套軸承的需求預測:
(3)進出口狀況
2005 年至2014 年,我國軸承出口量年平均增長10.84%,進口量年平均增長2.01%;出口金額年平均增長15.79%,進口金額年平均增長11.29%。
進口軸承一般都為高端軸承,數據表明近年來市場對高端軸承的需求量呈增長的態勢,這與我國高端裝備與汽車工業呈快速發展相符;另一方面進口軸承的附加值明顯高于出口產品,2014 年我國進口軸承20.1 億套,金額37.7 億美金,出口54.3 億套,金額50.9 億美金。國內高端軸承市場空間廣闊,進口替代市場空間巨大,加快轉型升級,提升國內產品質量水平是當務之急。
(4)產品結構
從產品口徑上來看,我國生產的軸承絕大多數是小型及中小型軸承,中大型以上的軸承產量占比較少,不足9%。但中大型以上軸承單套價格較高,以產值口徑計算我國軸承中大型以上占45.94%的比例8。以產品類型劃分,球軸承占絕大比例,2014年我國球軸承產量約占總產量的72.71%;其次是滾子軸承,占比約為21.89%;單套價格較高的關節軸承、等速萬向節等占比非常小。從經濟效益的角度,我國滾子軸承的產品單價較高,其產量雖然只占比21.89%,但產值比例卻達到了42.56%。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