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民間,立業江湖的比特幣從誕生之日起就在為融入主流金融市場而不斷努力。從成立ETF基金到債券化嘗試,再到嘗試上市融資,比特幣的從業者們一次又一次為此目標不斷奮斗。
火幣特約作者對比特幣從業者努力接入主流金融市場的方式歸納為三種:
第一種是直接成立比特幣ETF基金。ETF就是從用戶那里募資,資金交給基金經理進行買賣幣來炒幣,并且基金還可以設計成金融產品再次交易。我們最常見的就是股票基金了。這里包括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想成立比特幣主題基金,最著名的是Winklevoss兄弟在美國推進的比特幣ETF基金。但努力了多年了,到現在他們仍在和美國的監管人員磨嘰。
第二種方式是成立比特幣信托基金,其實這個更準確的應該是定義為債券。債券就是從用戶那里募資,然后去買比特幣,但不允許資金管理人員去炒幣,而是直接給用戶以比特幣記賬單位的債權。其目標是提供一個合規的渠道中能夠錨定比特幣價格的標的物。債權也是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世界各國對信托和債券的監管松很多,目前有兩個比特幣信托(或債券)基金在政府監管下合法合規地運行。最著名的是美國的Barry Silbert搞的SecondMarket。另外一個是瑞典斯德哥爾摩交易所上市的Bitcoin Tracker One。
第三種方式是成立或包裝比特幣相關企業,然后尋求在證券交易所上市。這種方式世界各國的比特幣從業者嘗試很多次了,但從未成功。最著名的是比特幣中文社區名為火星人在澳洲主導的比特幣集團,以挖礦為主要業務,嘗試在澳洲IPO上市。但努力兩年了,還在和澳洲證券監管人員周旋。而魯億通(300423,股吧)收購嘉楠耘智則是中國大陸比特幣從業者聯手A股上市公司的一次嘗試。
從目前的結果看,盡快三種方式對比特幣融入主流金融市場的作用收效甚微,但是筆者相信不久的將來或將取得較大的進展。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