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從產生到發展的五年期間,已經經歷了初生期、野蠻成長期、整治期三個階段,伴隨著互聯網金融整治工作的全面結束,2017年互聯網金融將全面開啟“高鐵”運行模式,進入快速發展的通道。
夯實“路基”
2017年互聯網金融發展已具有了高速運營的環境與基礎,具體可以從三個“進一步”中體現。
首先,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從去年7月份開始,我國互聯網金融類政策進入了密集出臺期,約有16份文件。從政策文件性質來分析,已出臺的互聯網金融政策可以概括為兩個大的方面,一方面是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政策,另一方面是關于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政策。前者諸如2015年7月人民銀行等十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后者諸如國務院牽頭14部委出臺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銀監會等四部委出臺的《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等。
從政策文件層級來分析,不僅國家層面出臺了系統的文件,各地方也陸續出臺促進和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文件。如江蘇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意見》、上海市出臺《關于促進本市互聯網金融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隨著為期一年的專項整治和分業監管理念落到實處,七大業態規章制度陸續出臺完善,為互聯網金融七大業態的快速發展清理了害群之馬,清除了障礙,加固了互金路基。這些系統性政策文件形成了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的基本規則,具有系統性、穿透性、嚴密性、科學性。
其次,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隨著近年來互聯網普及率的快速提升,互聯網信息技術與金融的融合步伐將加快,互聯網金融憑借成本低、效率高、覆蓋廣、發展快等優勢,提供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滿足各個金融服務領域的需求。
互聯網金融七大業態已形成縱橫連接全國各地投融資微觀經濟主體的金融網絡軌道,打破了傳統金融依賴線下網點的時空限制,大大提升了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互聯網金融七大業態齊頭并進,已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和重要引擎。與此同時,互聯網金融外圍生態建設(如第三方征信、金融科技、行業咨詢等)也為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實現平穩高速運行。
再者,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互聯網+”行動以來,以互聯網思維為指導核心的物聯網、金融科技、區塊鏈、人工智能、互聯網小鎮等市場活力因子不斷涌現,各級政府、傳統企業不斷增強運用互聯網金融的積極性。陸岷峰告訴記者,隨著宏觀層面的“互聯網+”戰略推進,微觀層面的專業人才、資本要素不斷積聚,以及大數據挖掘、移動通信、云計算等技術創新基因植入互聯網金融各大業態,以上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將為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提供源泉和動能。互聯網金融在經歷專項整治的洗禮后將迎來穩中換擋、穩中提速的發展態勢。
正因為有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夯實的發展基礎與強力的發展動能,所以陸岷峰認為,2017年互聯網金融已經完全具備了“高鐵”運營模式的基礎條件,且即將步入高速增長時代。
護航傳統金融
談及2017互聯網金融開啟“高鐵”運行模式將會呈現哪些發展特征,陸岷峰指出,第一將在政策指引下規范運營。自2013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元年開始,互聯網金融七大業態在無門檻、無標準、無監管的“三無”市場環境下如雨后春筍般野蠻式發展。在激活整個新金融創新活力的同時,以P2P網貸為代表的部分互聯網金融平臺也出現無序發展,違法違規行為較為突出,風險事件頻發,擾亂了市場秩序,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隨著2016年全國各地互金專項整治工作的有效落實,行業將日漸規范,各大業態的業務邊界日漸明晰,各項監管制度日漸完備健全,互聯網金融將會沿著監管所預設的預定軌道規范前進,穿透式監管將有效收縮市場套利空間,互聯網金融將理性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普惠領域。
第二將呈現安全高速運營特征。從近五年互聯網金融七大業態的增長勢頭來看,剔除掉市場噪音的影響,每個業態規模均保持兩位數高位增長速度。如同高鐵的運行一樣,除非特殊情況,沒有倒擋,沒有倒退,一往無前快速前進。互聯網金融的衍生、成長、壯大將是一個不可逆的發展趨勢。按當前行業增長勢頭樂觀預估,十三五期間,我國互聯網金融用戶數量有望突破8億人,滲透率超過75%;網貸平臺交易規模將超過10萬億;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30萬億元;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有望達到4萬億元。隨著大數據挖掘、區塊鏈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基因植入互聯網金融各大業態,各路資本和專業人才的集聚,互聯網金融將迎來高速發展態勢。
第三將按照既定目標運營。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目標的互聯網金融才是真正的互聯網金融。今年4月以來,全國開展的為期一年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將偏離發展軌道的互聯網金融各大業態拉回了正軌,扭轉了無序粗放的發展格局。經過這一輪整治,整個互金市場全面洗牌,違背初心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將被市場淘汰出局,良幣驅逐劣幣將是市場常態。互聯網金融將回歸初心,繼續作為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在監管的預設軌道內不斷創新升級,深耕實體普惠領域,滿足廣大長尾用戶的投融資、支付等配套金融服務需求,大力支持經濟的轉型升級。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