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隨著移動支付滲透率提升,2017年互聯網金融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國家絡信息中心報告顯示,我國手機網上支付用戶規模增長迅速,達到4.69億,有50.3%的網民在線下實體店購物時使用手機支付結算。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今年1月發布的2016年支付寶全民賬單顯示,2016年移動支付筆數占整體比例為71%。
與此同時,如“面對面紅包”“增強現實紅包”等金融創新產品不斷出現。易觀金融高級分析師王蓬博說,新技術的應用增強了本就“應景”的電子紅包互動需求。
在電子紅包之外,互聯網公司正在開辟互聯網金融新的“戰場”。春節期間,百度金融等推出了主打親情牌的春節新理財方式,自1月20日開始,50歲以上的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購買百度金融推出的“父母理財”專享定期理財產品。
在觀察人士看來,外部環境的不斷向好,將給予互聯網金融新的發展動能。2016年被稱為“互聯網金融監管年”,隨著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持續展開,網貸行業經歷合規轉型。
廣州e貸總裁方頌說,2016年以來,網貸行業發展漸趨理性,但目前大部分平臺的轉型方式合規性仍有待商榷,轉型之路任重道遠。
第三方機構零壹研究院認為,小額信用貸、消費金融、車貸和農村金融等將成為平臺今年主要的轉型方向。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