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宏觀政策層面,今年以來,已經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提出加快開展物聯網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培育智能監測、遠程診斷管理、全產業鏈追溯等工業互聯網新應用。并且各省市已經陸續制定了物聯網實施行動計劃。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將開展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物聯網創新應用試點,培育基于互聯網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動形成基于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的研發、制造、服務新方式。“我們還要在企業層面建立起工業互聯網或者叫物聯網。”
一位國內產業研究專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基于物聯網的數據革命與能源、醫療、制造、交通、農業、媒體等相結合,會產生新的產品、新的業態、新的模式和新的技術,會產生巨大的產業影響力。
埃森哲研究顯示,物聯網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基于當前政策和投資趨勢做最低估計,到2030年,物聯網能給中國帶來5000億美元的GDP累計增長,比目前常規預測的發展水平高出0.3%。
“中國工業物聯網正以年增長20%的比例,取得全球不同地區物聯網市場增長幅度第一名的位置,目前已經成為全球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國信證券(15.72 +3.56%,咨詢)相關研究團隊預測,在產業鏈形成初期,市場中需要大量硬件的鋪設,產業利潤的主要獲取者還集中在設備制造商和系統集成商。而隨著產業的發展成熟,市場對于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網絡運營商和平臺供應商的利潤迎來快速上漲,并將成為產業利潤的主要獲取者。
基軟件:智慧城市與外延發展值得期待
金質工程新一輪機會。公司公告中標中國電子檢驗檢疫主干系統服務總線開發集成項目,雖然目前項目金額不大僅198萬,但是會帶來三方面機會:一是未來硬件平臺招標的參與;二是與主干系統相關的系統的升級改造以及新建;三是在金質領域影響力提升帶來的三電領域市占率的提升。
智慧城市值得期待。公司獲得了安防領域的資質,并于近期在沈陽設立孫公司,服務東北市場,智慧城市領域拓展值得期待。在電子政務領域公司經過長期的積累擁有較為完善的開發平臺,未來有望通過合作伙伴的模式進一步拓展全國市場。
挖掘客戶需求,提供增值服務。公司在三電領域積累了4萬多家進出口企業用戶,由于業務的特殊性,公司用戶具有較高粘性。公司圍繞這些企業用戶的需求開發出了很多增值服務,如易檢、易表、易查等。
未來隨著用戶數的積累和新需求的發掘,這塊業務將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亮點。
外延拓展加快布局。公司年報中對14年計劃中提到要“積極尋找對公司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項目,積極利用收購、兼并等資本市場手段,優化和完善公司產業布局,提升公司的產業鏈整合、競爭能力。”
中國出貨量最大的RFID電子標簽和IC智能卡生產商,實現“物流+信息流+現金流”三流合一,依托大數據分析形成信用數據推動供應鏈金融發展,創造新型平臺商業模式。
OTT與兩大牌照方深度合作,三年預計布放千萬終端,短中長期商業模式成熟。達華智能與南方新媒體和國廣東方兩張OTT牌照方深度合作,不僅僅是制造而在于集團層面、股權層面,從融資、方案設計、制造、銷售渠道到增值服務運營全方位合作。商業模式成熟清晰,短期達華獲得OTT推廣中的正常制造和銷售利潤,單臺盈利至少15-30元,且分享內容收益分成,預計三年實現千萬量級出貨,進入千萬家庭,掌握OTT智慧客廳關鍵入口,獲得用戶信息。項目主體與騰訊、優酷土豆等互聯網企業深度合作,免費內容廣告收益,收費內容分成,騰訊云視聽、優酷CIBN合一影視下載量居前。長期將OTT用戶導入卡友支付金融平臺,成為智能生活大平臺的重要部分。
卡友牌照稀缺性,以支付為入口,供應鏈金融創收益。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的線下銀行卡收單牌照,唯一同時擁有第三方支付和保理資管牌照。卡友作為原銀聯子公司,具有強大的平臺能力,改變現有高度依賴手續費的商業模式,以支付作為商戶用戶切入口,掌握流水數據,大數據分析獲取信用信息,以應收賬款保理、小額貸款和票據貼現等金融服務獲益,預計三年將推廣百萬商戶。
智能生活大平臺,資本運作為支撐。相比從某一行業線條切入的O2O公司,達華智能圍繞吃喝玩樂、OTT搭建智能生活大平臺,最終將導入達華智能各業務線用戶資源以及海量智慧城市用戶。稀缺的支付金融牌照,持續的資本運作、人員團隊整合和員工激勵機制是達華智能戰略快速推進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