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農業銀行將金融扶貧列入全行重點工作,專門成立金融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領導干部掛點指導貧困地區縣支行制度,全力推進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為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做出了積極貢獻。截至2015年9月末,在832個扶貧重點縣貸款余額達5836.4億元,比年初增長565.3億元,增幅為10.72%。其中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貸款余額4899.5億元,比年初增加497.7億元,增幅為11.31%。
突出產業輻射帶動
農業銀行結合自身特點,突出產業帶動,確保受益到戶,實現“支持一個產業、繁榮一片區域、富裕一方百姓”。截至9月末,在扶貧重點縣支持了64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其上下游的2.9萬個專業合作社及社員、8萬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貸款余額達303.8億元,比年初增長41.03%;支持652個重點企業、骨干項目,貸款余額1463.6億元,比年初增長15.72%;支持4302個小微企業,余額976.8億元,增長14.84%;發揮貧困地區的旅游資源優勢,拓寬貧困農戶增收渠道,支持旅游行業的貸款達59.1億元,比年初增長14.86%。
探索金融扶貧模式
農業銀行將金融扶貧工作融入到扶貧規劃全局中,密切配合政府實施扶貧攻堅。在總結甘肅雙聯農戶貸款及內蒙金融扶貧富民工程貸款業務基礎上,農業銀行四川分行在巴中市開展“金融+”扶貧行動試點,創新了“政府主導增信+銀行主動介入+農民主體創業”的“金融+”扶貧新機制。為進一步推廣銀政合作的扶貧貸款模式,總行將政府風險補償基金的擔保放大倍數提高到20倍。2015年以來,已有貴州、安徽等多家分行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出了美麗鄉村惠農貸、銀政擔等政府增信扶貧貸款業務,截至9月末,全行政府增信貸款余額達220.4億元,支持農戶30.6萬戶、小微企業763家。
制定差異化扶貧政策
農業銀行對新疆、西藏、云南、貴州等少數民族地區以及原川陜蘇區、中央蘇區等革命老區制定區域性信貸政策;出臺專項政策支持畢節試驗區發展,定向加大支持力度,優先保障信貸需求;針對貧困地區的特色農業產業,在信貸政策方面大力創新。制定《關于支持新疆特色林果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專項支持新疆特色林果業發展,已累計投放貸款190億元,覆蓋13個特色林果品種,涉及到種植、收購、倉儲、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幫助南疆5個地州近7萬戶果農受益;制定《關于進一步支持油茶產業發展的若干信貸政策》,推出“油茶貸”產品,截至9月末,農業銀行江西分行油茶貸款余額達13億元,比年初增加11.5億元,支持29家企業、8104戶農戶種植油茶86.7萬畝。
強化資源保障
農業銀行確保費用資源和固定資產計劃向貧困地區縣支行傾斜,全力推動貧困地區網點轉型、改造以及低效網點布局調整工作,加快“金穗惠農通”工程實施進度,打通貧困農村普惠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設立惠農金融服務點14.7萬個,布放各類電子機具18.4萬臺,對行政村覆蓋率達78.4%。每年至少專門開展2期貧困縣支行行長培訓班,加大績效薪酬、獎勵性工資向貧困地區一線員工的傾斜力度,著力培育結構優、業務精、素質好的專業隊伍。
實施減費讓利
農業銀行在貧困地區堅持“合理收費、質價相符、公開透明、減費讓利”的服務政策,對貧困地區農戶實行惠農卡免收工本費、小額賬戶管理費,減半收取年費的“兩免一減半”優惠政策,每年減免費用近3億元。每年投入8000萬元用于貧困地區“金穗惠農通”工程機具的布放和維護,鼓勵分行適當減免貧困農戶在惠農服務點的轉賬等交易費用。農戶貸款執行優惠利率,每年可節省貧困地區農戶利息開支16億元。特別是針對貧困農戶的貸款執行基準利率,如甘肅分行“雙聯貸”嚴格執行央行同檔次基準利率不上浮;江西分行“油茶貸”明確可執行基準利率。
下一步,農業銀行將在總結前期工作經驗與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精準扶貧制度,創新金融扶貧工具,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加大優惠讓利力度,強化干部掛點指導,力爭實現每年在貧困地區的貸款投放不低于1000億元,增速明顯高于全行平均水平,每年幫助不少于100萬貧困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