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許多市民發現,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出現集體回調的情況,這讓一些手中有閑錢想在春節之前出手的市民感覺無從下手。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去年年末出于攬儲壓力大,各大銀行紛紛提高理財收益率攬儲,時間節點一過,收益率自然下降。不過,為一季度吸儲考慮,春節前許多銀行還會推出節日定制款理財產品,收益也通常會比平常高,建議想在春節前投資的市民把握住這個機會。
據多家投資信息平臺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出現下滑。其中,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6日銀行理財產品共發行1622款,較前一周減少了123款。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99%,較前一周減少0.11個百分點。此外,也有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6日,銀行發行的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11%,較上期下降0.09個百分點。
“年前各個銀行都有攬儲的壓力,所以都紛紛提高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許多銀行也將大額存單收益率調到最高,而隨著新的一年開始,攬儲壓力減弱,收益率也就自然下降了。”島城一家股份制銀行個金部負責人邱經理分析說,從短時間來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難有大的起伏,不過臨近春節,新一年的資產配置開始提上市民的日程,銀行也不愿失去這個吸儲良機,因此預計春節前許多銀行會推出節日定制的理財產品,其收益通常高于一年里其他時段,感興趣的投資者們可以多加關注。具體選擇上,目前各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投資者更應看清該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和一些隱性條款,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產品。從風險、收益、流動性這三方面把好關,保障投資理財的安全性和穩定收益。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