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會代替人類嗎?這是人們一直在談論的話題。
近日,李世石和阿爾法狗的人機大戰再次將人工智能機器人推向輿論熱點。
2016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臺,做大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集群,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中央提出了建設機器人產業強國的提案建議。在“互聯網+雙創+中國制造2025”催生的這場“新工業革命”中,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為其核心。隨著IT技術的高速發展,全力打造智能型機器人成為新時代發展的目標。
機器人在不同領域的作用
近日,在我國東北遼寧市一家餐廳引進智能送餐機器人當“跑堂”,吸引了眾多顧客的目光。據介紹,該機器人身高140cm、體重60kg,雙手可托盛裝7kg食物的餐盤,體內集成了多傳感器信息融合與導航、多模態機交互等先進技術,每次充電后可持續工作約8小時,具備自動送餐、空盤回收、菜品介紹和與顧客互動等功能。深受廣大顧客的歡迎。
另外,在武漢紡織大學,一張機器人做面的圖片刷遍了人們的朋友圈。據說照片上一“喜羊羊”模樣的機器人身著白色廚師服,兩條鐵壁,一手托面,一手削面,表情呆萌,很是可愛。李師傅表示,由于學生放學時間集中,人數多,人工削面常常忙不過來,自從有了這位“喜羊羊”廚師,簡直“如有神助”,窗口的生意越來越火。李師傅介紹,機器人削面效率高,面條形狀也十分美觀,而且耐煮,越嚼越香。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14日表示,該校研究人員成功利用新開發的軟體機器人完成了一次實驗性的微創外科手術,該技術有望在未來大幅提高這類手術的精度和效率。這款機器人配備攝像頭,能為醫生提供人體內的清晰畫面,幫助醫生更精確、高效地完成外科手術。機器人還能裝配夾子、手術刀等外科手術工具,從而可直接為病人實施手術。
谷歌波士頓動力公司研發的Atlas高188厘米,它現在學會了幫助人們打掃房屋。該機器人曾參加美國軍方舉辦的“機器人奧運會”,它現在可以用真空吸塵器和掃帚打掃房屋,甚至還能將紙飛機扔到垃圾桶里。
發明達人陳建華和伙伴們發明的離合機器人,能幫開手動擋汽車的司機們減負。這臺獲國家發明專利的離合機器人,安裝它后,不改變汽車的結構和線路,就將汽車升級為自動擋,而且平均油耗比同款同排量的自動擋汽車要省逾20%,比原有手動擋汽車要低5%。安裝后,不會改變原車結構與線路,司機可以自由選擇使用或者關閉。因為不改變車輛結構和線路,不會影響車輛年審。
此外,機器人在、切割、駕駛及制造等行業作用也特別明顯,不僅幫助人們減輕了負擔,還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月12日,迪拜官方宣布,自明年起要每隔兩年舉辦一次世界未來體育大會(the World Future Sports Games)。首屆世界體育大會將于2017年12月28到30日舉辦,共計三天。屆時將有來自不同國家的代表隊角逐共計9個項目,它們包括:無人駕駛汽車競速、機器人足球大賽、機器人賽跑、無人操控飛機競速、機器人游泳、機器人兵乓球、機器人摔跤、遙控飛機競速。這將是屬于機器人的奧林匹克。這表明機器人會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這些例子說明,機器人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智能機器的發展將越來越智能化。有人擔心,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會代替許多人的工作,自己以后干什么?人們將來會不會大量失業?然而事實表明,機器人雖然會代替人類的一些工作,但是絕對不會代替人類。目前,智能機器的進步主要表現為計算和決策能力的提升,任何機器都必須按照固定的規則運行。然而人類生活的現實世界最大的特點是沒有絕對、固定的規則,也許在局部、單個層面上存在特定的規律,但總體上則復雜到了人不可能完全掌握的程度。所以,不必擔心未來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因為不管什么時候,機器人都是為人服務的。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