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6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預測未來幾年會有百萬計的就業機會被代替。人們最先想到的是工廠工人、司機、飛行員,而那些需要與人打交道的職業比如藝術家、演員、經理人會很難被取代,真的如此嗎?也許有些工種是安全的,但是經理人未必如此,機器人取代人類擔任經理人甚至CEO,會比人們預期的時間會更早來臨。
機器人的進化速度比想像更快
2004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舉辦的挑戰賽上,最出色的無人駕駛汽車安全駕駛不到8英里。8年后,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安全駕駛30萬公里,沒有發生一次意外。20年前,深藍機器人程序使用蠻力和預設規則打敗國際象棋冠軍卡斯帕羅夫,深藍其實并不是人工智能的產物。當時有人預測計算機需要100年才可能在圍棋戰勝人類。就在上周,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4:1戰勝了韓國圍棋大師級人物李世石。AlphaGo實際上是無監督自我自學人工智能,可以模仿我們所謂的“直覺”。
大多數由人類完成的網絡內容都需要通過機器的重新設計。你在網絡上讀到的任何文章都在被優化,谷歌算法通過抓取到足夠關鍵詞、相關連接以及短語,以便獲得更高的“頁面排名”得分。谷歌在網絡搜索領域取得的成功證明,在決定何時、何地信息才會被最有效地展示時,機器人的表現更好。
在工廠對員工的調度方面,機器人比經理會更出色。通過快速掃描和云計算,機器人程序可以更有效對員工進行合理調度,快速提高工廠生產效率。
更諷刺的是,很多實驗發現人們更愿意和機器人一起工作而不是和其他人類。
機器人CEO表現更好
在提到CEO時,你可能想到報酬豐厚的老板坐在巨大玻璃辦公室中的紅木桌后面,盯著外面成千上萬的工人。現實中美國90%的企業是少于20名雇員的小企業。我們通常講CEO的職責包括決定戰略方向、分配資源、建立文化、監督和提高公司業績、代表公司形象以及巧妙應對日常妥協等。對于大多數CEO來說,做出客觀的、數字驅動的決策更有利于企業成功。
想象一下一家小型建筑公司的老板想是否應該增加一輛工程車,假如有一個計算機評估本次購買需要支付的利息,分析將確定建筑工地的位置以及員工的行程,甚至評估當地的金融經濟形勢。很可能計算機會給出不應該購買的建議,計算機比人類更適合理性決策。
分配資源更是計算機所擅長的工作,其實計算機并不是比人類更聰明,而是會全面考慮所有要素,而人類更容易被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蒙蔽。舉例來說,Waze是基于社區的導航和交通App,司機分享自己所處地區的實時交通信息,可以節省所有人的時間和油耗,因為它知道幾公里外是否出現交通擁堵。
公司股東和老板如果愿意把計算機帶入到公司管理中,可以防止徇私舞弊、貪污以及異想天開的決定,辦公室政治變得無關緊要。機器人會嚴格執行董事會下達的戰略,最終人的管理從“如何做”轉換為“為什么”,從資源分配、業績報告甚至日常管理任務擺脫出來。
硅谷一些創新企業已經沒有了中心領導,至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公司領導,依賴一套規則和獎勵運行。Valve沒有CEO和老板,公司文化凝結在員工手冊上:“任何人都不需要向其他人報告,我們確實有創始人/總裁,但他不是你們的經理。”
瑞典咨詢公司Crisp大約有30人組成,但他們都不是真正的“員工”,也沒有經理人或CEO。決策通常由集體做出,而非依賴某些經理人去分配任務。當有新任務出現時,Crisp會開發自己的協議詳細確定責任鏈條。
未來CEO將只是公司的發言人,如同美國一樣按照國會既定的規則運行,國家總統只是國家的發言人或者代言人。
隨著軟件公司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企業影響與其規模不再息息相關。被Facebook斥資190億美元收購的WhatsApp如今已經是世界上最大通信應用,而被收購時它剛創建5年時間,僅有55名員工。AirBnB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酒店公司,但其卻沒有任何酒店房間甚至清潔員工。機器人經理特別適合這類新型企業,因為它們可以立即適應和發展這些企業。
準備好應對機器人老板嗎?
如今,每天都有數以億計的人遵循著軟件設定的程序或指令工作。我們可能不會稱這些指令為“命令”,但大數據和分析驅動公司上層決策的時代即將來臨。一個機器人已經開始鍛煉“直接管理”能力,包括對20萬名工人進行績效評估,它就是打車應用Uber的自動化管理系統。
壞消息是,與現任老板比起來,你的下個老板可能更缺少同情心。好消息是,它將不再有任何針對你個人的無理舉動。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