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有什么事情會像廉價、強大、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那樣擁有 改變一切 的偉大力量。”在科技預言家凱文·凱利的新書《必然》中,“知化”被視為未來三十年數字技術的最重要的必然趨勢之一。
3月30日,凱文·凱利空降廣州,以“萬物互聯 開啟智享經濟時代”為題奉獻2016中國首演。他預言:“未來人工智能將會成為一種基礎服務。”作為對話嘉賓,人工智能圖片識別云服務平臺圖普科技CEO李明強認為:“人工智能的轉折點早已來臨,未來會和各個行業深度融合。”2014年,李明強創辦了圖普科技,專注于人工智能圖片識別。
在此之前,李明強在騰訊廣州研究院工作多年,認定了人工智能的趨勢,毫不猶豫地辭職投身該領域創業。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圖普科技開始嶄露頭角。目前,圖普服務于迅雷、酷狗、58同城等多家互聯網公司,同時入駐七牛云、融云等服務數百個客戶,已經成為國內較大的人工智能圖片識別云平臺之一。
而在語音識別領域,科大訊飛則同樣在代替不少人工速記。與此同時,IBM正在將其人工智能Waston向醫療領域延伸,代替醫生對病人進行初步診療。百度、Google等企業則在積極探索智能駕駛。凱文·凱利所預言的“人工智能將會被植入到我們所有制造的東西里”正在逐漸成為現實。
“現在人們還會為 人機大戰 感到驚奇,用不了多久就會對人工智能習以為常。”李明強說:“套用+ 的說法,接下來就是 人工智能+ 的時代。”數據顯示,僅2014年,322家擁有類似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獲得的投資就超過20億美元。近年來,無論是IBM、谷歌、微軟還是如國內的百度,都紛紛涉足這一領域,投資或收購相關公司。
“人工智能+”時代,Google、IBM這些傳統巨頭將包打天下,還是創業公司迎風起飛?李明強表示:“人工智能+的關鍵是在各個行業的落地,巨頭未必比在具體行業中深耕的創業企業更有優勢。”
“人工智能+真正拼的是對垂直行業數據的獲取,并且能夠為某個行業提供解決方案,也就是商業化工程化的能力。”李明強說,“可以結合的領域很多,巨頭也無法完全覆蓋。創業公司在與巨頭的競爭中并沒有絕對的劣勢。反倒因為靈活和專注可能更有優勢。”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