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是由汽車產生,并由汽車產品的需要形成的。現在,汽車正在變得越來越智能化,無人駕駛汽車也正在世界各地進行路試。隨著汽車的不斷進化,政府對于交通的控制、交通的安全以及人的駕駛行為等一系列智能化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以后的智能交通將會變成什么樣子?智能交通系統(ITS)發展的最新趨勢以及最新的智能汽車和智能交通系統之間的關系怎樣?……這些問題或許可以在全球論壇中找到答案。
智能汽車是智能交通的一部分
智能交通系統是通過現代電子通訊控制技術,把交通的三個要素結合起來所形成的,可以解決交通面臨重大問題的系統。經過20多年的發展,智能交通系統的概念也發生了新的變化。
在李克強看來,智能交通系統所需要的核心技術是基于移動互聯下的大數據、云平臺等。其中,與智能城市有直接關聯,可以起到促進作用的系統包括車輛的管理數據系統、交通管理系統、人員管理系統等。對于智能交通系統和智能汽車的關系,李克強指出,智能汽車是智能交通的一部分,它們是緊密相關的,而不能獨立來看。
2018年完成自動駕駛標準制定
關于智能交通系統的體系框架,歐洲、美國、日本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做了非常多的規劃。在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在大城市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謝飛指出,我國在這一方面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九個領域,包括現在的車載導航領域、電子收費領域、輔助駕駛或自動駕駛為目標的汽車安全領域、公共交通的通行領域以及行人通訊及交通管理等。謝飛還透露,2018年,國內將完成自動駕駛相關標準的制定。
“無人車”讓城市和交通更智能、高效
最近十年,隨著大規模存儲能力以及大規模計算性能的提升,人工智能也出現了快速發展。自2013年成立深度學習實驗室以來,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快速發展。
百度自動駕駛工程公司副總經理孫勇義表示:“無人車在行駛過程中需要知道世界是什么樣的,百度的定位技術是通過GPS再加上雷達一起來實現的高精定位。在定位里面,百度能夠實現厘米級,大概在10厘米以內的偏差。這個偏差意味著結合高精地圖,能夠準確地識別自己的車到底是在哪條車道線里。”
孫勇義指出,無人車可以讓城市和交通變得更加智能和高效,也可以讓日常出行變得更加經濟。“無人車是基于電動車+無人駕駛的車輛。未來,如果實現了完全的分時共享自動駕駛,出行成本就能夠降到出租車的三分之一。”孫勇義解釋道。
未來汽車是手機+車輪
Gausscode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程杰認為,未來,交通工具將不再是獨立的交通工具,它會變成智能移動的終端。“未來的汽車可以理解為大號的手機+四個輪子,車上面的控制完全是以手機的形式來實現的。”程杰表示。
程杰指出,從大數據的角度來看智能交通,可以總結為三個i:第一個i是instrument傳感設備,首先要有感知的能力,這是智能交通建立起來的基礎;第二個i是interconnected互聯網絡,由于網絡的產生不僅使傳感器知道局部控制的需求,而且能夠傳到網絡的神經中樞,使整個系統智能化;第三個i是intelligence數據智能,首先是基于數據的產生處理和分析,包括有靜態的系統數據和動態的系統數據,幫助人們實現一系列交通規劃、城市規劃,以及及時應對實時反應的控制管理。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