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鎮化建設推進帶來的多元產品類型和多層次下游需求增長推動行業成長
根據相關研究,“十二五”期間重點主機配套與維修軸承需求量應如下表所示:
(2)重大裝備制造國產化率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來行業機遇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08 年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規模持續位居世界首位,主機和重大裝備的集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大型成套裝備能基本滿足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但高質量的基礎件、先進的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這高端“三基”產品卻跟不上主機發展的要求,高端主機的迅猛發展與配套“三基”產品供應不足的矛盾凸顯,已成為制約我國重大裝備和高端裝備發展的瓶頸。
(3)巨大的國際市場空間
軸承作為高度“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的“三化”機械產品,天然屬性就適合全球生產和采購,開放的國際市場空間更為巨大。隨著各大跨國軸承公司由“需求地生產”轉向“最佳地生產”,即從在目標市場所在國實行本土化生產,特別是跟隨主機企業的海外工廠就近配套生產,轉向根據各生產基地所在國的匯率變動、通貨膨脹、制造成本、市場需求等經濟環境狀況,適時調整各生產基地的軸承品種和數量,以實現國際平均水平下的低成本生產,中國軸承企業將在質量和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的背景下,分享軸承行業全球分工合作的巨大市場空間。目前,中國軸承企業的國際化剛處于起步階段,具備國際化視野,實施“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才能贏得更大的發展。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