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慶市畜牧局副局長聶長青介紹,該市像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這樣飼養奶牛的牧場(小區)已有236個。奶牛吃得好,奶就好,這樣就為乳業安全生產上了第一道“安全鎖”。從草場到牧場再到企業,多方配合、層層把關、全程監控,力保讓市民喝上“放心奶”。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乳企原料采集、運輸、生產過程等作出了嚴格要求。其實,在黑龍江省大慶市,這樣的工作已經進行了近3年。從草場到牧場再到企業,多方配合、層層把關、全程監控,力保讓市民喝上“放心奶”。
管住牛嘴嚴把飼料入口關
過去奶牛自主采食,“有啥吃啥”。現在,奶牛“吃啥有啥”。
據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畜牧獸醫局畜牧站站長鄭煒介紹,現在,縣里的奶牛吃的是由優質青貯、優質羊草、苜蓿等牧草和精飼料構成的TMR飼料。牧草由合作社精選,從選種到種植、加工,每一個環節都是安全的,而精飼料由乳品企業提供,質量也有保障。
據大慶市畜牧局副局長聶長青介紹,該市像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這樣飼養奶牛的牧場(小區)已有236個。奶牛吃得好,奶就好,這樣就為乳業安全生產上了第一道“安全鎖”。榨奶環節全過程無污染
管住牛嘴,就保障了它的飲食安全。然而,要保證生鮮奶的品質,還要抓好榨奶環節。
每天下午3時左右,是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對山牧場榨奶的時間。榨奶工先是在榨奶間清洗奶牛乳房,再用紙巾擦干乳房上的水分,然后在泌乳區進行藥浴,并擠出頭三把奶。
準備工作過后,給需要榨奶的奶牛套好奶杯,鮮奶就通過管線進入了真空泵,再由過濾器直接進入奶罐,直到榨奶結束都不再有人工操作的環節。另外,為保證罐內環境衛生,奶罐每天都得清洗、消毒。
目前,該市像對山牧場這樣的榨乳間和服務散戶的奶站有558處,這個網絡保證了全市60余萬頭奶牛榨奶過程的安全。
看住運輸三道關卡保安全
從牧場到企業,該市將鮮奶運輸工作細化,嚴防各環節安全隱患。為保奶質新鮮,鮮奶進入冷罐后,24小時內必須用專車送到企業。
從牧場到企業,看似簡短的路程,卻有著一道道嚴格的關卡。
第一道關卡是“監控關”。每一輛運輸車都配有一個大型奶罐,每個罐口都裝有攝像頭,對運輸過程進行全程畫面監控,保證運輸時無人為添加違禁品。
第二道關卡是“鉛封關”。“企業每個月都會按時給我們發鉛封,一個月有多少天,就發給我們多少個,每個鉛封上都有日期,不能人為更改。”奶罐運輸車司機王偉說,出奶口的鉛封一旦破損,企業不但會拒收該罐鮮奶,還會對司機追責。
第三道關卡是“定位關”。從牧場、奶站到達乳品企業,每輛運輸車都有固定的路線。
據了解,該市鮮奶運輸車輛共有253臺,為每日4000多噸鮮奶的運輸安全提供保障。
多次檢驗發現問題可溯源
經過層層關卡后,生鮮奶被送到了深加工企業,但更為嚴格的檢驗程序剛剛開始。據了解,乳企有著幾十項檢驗指標,任意一項不達標,生鮮乳都不能進入生產環節。生鮮乳是否合格,不能憑乳企一家之言,由“仲裁機構”市畜牧局最后下結論。
截至今年11月末,全市共檢測出850噸不合格生鮮奶,均在當地奶業主管部門的監督下進行了無害化處理。
從草原到牧場,從榨乳間到企業,全市優質安全牧業建設通過一個個細節,嚴格把控了各個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