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農(獸)藥和動、植物生長激素等農用化學品,不僅使土壤及環境受到污染、自然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和土地可持續生產能力下降;而且隨著污染物質在動植物體內殘留積累并在生態系統中長期循環,生產出的畜產品和糧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食品品質下降,這些有害物質最終要富積到人體內,勢必危害人類的健康,導致各種污染疾病發生。隨著社會進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對環境、生態及健康問題更加關注,生產有機農產品和有機食品便成了21世紀世界農業及食品的發展方向。目前有機食品銷售量已占食品總量的5%~10%,攝取有益健康的有機食品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時尚。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觀念的轉變,導致市場需求的多樣化,極大地促進了特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生產發展,形成了綠色經濟,為農民增收、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十分難得的機遇。
近年來,我國有機食品生產有了較快發展。據統計,到2010年底我國約有1500家企業、3000多個產品,已獲得不同認證機構的有機食品認證,其中一半由國外認證機構認證。有機食品年生產總值20.6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1.5億美元左右。目前我國有機食品的國際市場份額僅占1%左右。吉林省認證企業占全國的10%,已建有15個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有機食品產量占全國的13%左右,出口量不到50%。
有機食品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發達國家需求量持續增長。1985年以前國際市場消費量不足50億美元,1990年達到100億美元,1998年美、德、英、法國等11個發達國家的有機食品銷售額達到135億美元,1999年僅美國銷售額就超過50億美元,2000年全球市場規模達到2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25%以上[1]。預計到2012年,市場需求量將達到500億美元以上。
有機食品市場的發展仍就保持不平衡狀態,歐美等發達國家將繼續主導有機食品的消費,消費量占85%以上。發展中國家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健康的關愛,有機食品的消費量逐步增長。國外有機食品銷售渠道主要以大型超市和專賣店或農民直銷為主,通過有機食品配送中心給專賣店、超市調劑送貨。中國將成為歐盟、美國、日本之后的第四大有機食品消費市場,有機食品已進入大中城市的超市,消費群體將逐步增長,市場潛力巨大。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