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長春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達到1090億元,同比增長28%,成為繼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農產品加工業之后的第四個千億級產業。事實證明,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支撐長春老工業基地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新的增長極。
610億元、850億元、1090億元,2010年至2012年,長春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速達到31.4%,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高8.6個百分點。
2010年,長春市政府出臺1號文件——《關于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拉開了全面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大幕;2011年,該市在工業發展資金中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以貸款貼息的方式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2012年,國家工信部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導目錄》,長春市對應出臺《長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導向目錄》,明確支持范圍;2013年年初,長春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通過稅收、融資、獎勵等方式,從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科技成果產業化、打造孵化基地、培育產業鏈條、支持企業發展、吸納高端人才等八個方面,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高層推動”、“央企合作”,是長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著眼點。在長春市委、市政府的推動下,一大批央企項目落戶長春各大開發區,成為拉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兵裝集團、中航集團、國電聯合動力、中國北車等一大批央企合作項目格外醒目。
科技成果轉化是長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又一推動力量。在吉林大學、光機所、應化所等科研院所的積極支持下,一批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相繼涌現:擁有可降解醫用高分子材料自主知識產權的圣博瑪、可生產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醚酮的德固賽、自主研發焊接機器人的長春艾希、把碳酸鈣研究到納米級的大力納米、自主研發LED光電顯示器的希達電子……成為極具前途和發展潛力的佼佼者。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