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墾耕地面積11.75萬公頃,總人口27.15萬人。2013年,吉林農墾以加強現代科技裝備為途徑,提升墾區第一產業素質,以項目建設為手段,擴大第二產業總量,以加快小城鎮建設和全民創業為重點,推動第三產業發展,創新實施扶貧開發,目前墾區社會經濟各領域的發展趨勢總體向好。
2013年預計實現生產總值35.4億元,同比增長10.63%。累計超過30億元的域外資金落戶墾區,孤家子鎮、紅旗工業園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方興未艾,大遐工業園初具雛型,一批中小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第二和第三產業實現較快增長,超額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經濟總量增長6%的目標。
糧食總產預計達到82.7萬噸,創歷年新高,比“十一五”末的68.63萬噸增長20.5%。牧業生產實現較快增長,豬、牛、羊預計分別達到19.15萬頭、3.63萬頭和18.47萬頭,豬、羊分別比“十一五”末增長22.76%和21.27%,肉類產品總量也由“十一五”末的5.4萬噸增加到5.9萬噸,增長9.07%。墾區加大推廣節水農業技術,目前膜下滴灌面積已達到6.9萬畝,在上年增長91%的基礎上再次實現65%的增長。
墾區人均純收入預計可達7000元,比2010年的5330元增長30%以上。參加養老保險人數5.4萬人,占職工總數87.5%,離退休職工100%領取養老金;參加各類醫療保險人數達4.7萬人,占職工總數的75.7%。
2013年,共落實各類專項資金、補貼總額達到5.03億元,比“十一五”末增加約4億元。其中共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補貼1.65億元,較“十一五”末增長65%,每年新增危房改造資金逾2億元,2013年新爭取保障性住房基礎設施配套資金7000萬元。部農墾局新增對吉林墾區的扶貧及各類專項資金由2010年的406萬元增加到840萬元,增長107%。墾區新增新農村建設點4個,糧油高產創建點7個,對促進吉林農墾的行業發展和改革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以建立專業合作組織為切入,穩步推進集約化生產和集中采購營銷,截止到目前,全墾區農工創辦或者企業與農工聯合創辦和組建各類專業生產合作組織已達279個,適度規模經營的總面積已達69萬畝,比上年增長102%。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吉林農墾行業的發展面貌煥然一新,墾區產業結構從2010年的一產業占比約70%優化到2012年的一二三產業分別占44%、38%和18%,二三產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