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吉林省梨樹縣農機工作,在省市農機業務部門的指導下,緊緊圍繞全縣農村、農業發展問題,結合農機部門的工作實際,充分發揮農口部門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現代農業的作用,在農機購機補貼、農機深松整地、農機化項目建設、農機化新技術推廣等工作中,取得了長足發展。
1、購機補貼工作。2013年共打印指標確認通知書1655份,受益農戶1485戶,落實補貼資金4663.42萬元,其中:中央補貼資金3899.52萬元,省級補貼資金763.9萬元。補貼機具1666臺套,其中:拖拉機1042臺,玉米收獲機292臺,種植施肥機械235臺。在補貼工作中,嚴格按照省補貼方案和省購機補貼工作會議,及省購機補貼績效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等項要求開展補貼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了各項補貼工作責任制,包括;資金管理制度、投訴處理、信息公開、補貼責任制度,層層簽定了責任書,做到了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全面監管。二是在農機化信息網站開通了固定專欄,確認補貼對象,公示補貼農戶信息、資金使用情況;三是加強購機補貼風險防范。查找了風險點,繪制補貼工作主要風險工作流程圖,召開警示教育會議,做到了關口前移,警鐘長鳴。
2、落實機械化深松整地補貼工作。大型機械化深松整地作業,是梨樹縣增產10億斤糧食項目。在梨樹實施了六年,通過實踐證明,機械化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層,改變土地壤結構,促進糧食增產增收。2013年,全縣推廣這一新的深松整地作業項目125萬畝,補貼資金1250萬元。在落實這項工作中,縣里召開了工作會議,落實了各自的工作責任,建立了鄉鎮村與農機部門組成的監督驗收組,局里進行總指揮,監督抽查,切實把這項惠農政策落實好。雖然工作中遇到了許多難以預料的困難和難題,但是為了農民的利益,為了改變土壤環境,為了糧食增產,積極努力地去做,層層落實,較好的完成了作業任務。
3、項目建設工作順利進展。梨樹縣是全國保護性耕作示范縣。2011年至2013年該局爭取省級保護性耕作補貼資金項目。2012年項目資金45萬元,項目要在2013年開始實施,春季,組織農戶購置保護性耕作專用免耕播種機42臺,全部投入到了春季播種作業。在項目建設中,重點把農機與農藝緊密融合,把農業的先進生產技術,科技含量充分的利用農業機械加以實施,圍繞高光效農業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示范推廣,全年共推廣引進保護性專用純免耕播種機122臺,今春也全部投入到了農業生產中。推廣保護耕作面積達到了6200多公頃,帶動輔射面積達到了2250公頃,目前全縣免耕播種面積達到了12000公頃。秋季,還根據保護性耕作和高光效種植模式,引進推廣了四行摘穗剝皮秸稈粉碎還田玉米收獲機192臺,今秋全部投入作業生產,機械化收獲面積達到 116.2千公頃,比上一12年增加了53.9%,促進了玉米全程機械發展,農機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了73.4%,比上一年提高4.3%。
4、農機合作組織建設工作。發展大農業,必須探索土地集中經營的新型的經營模式。該局把引導農機大戶走合作發展與發展全程農業機械化結合起來。在農機購機補貼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優先滿足農機合作社的購機需要,在爭取2013年保護性耕作資金補助項目立項申報中,首先考慮的就是農機合作社的需求,項目資金34萬元,全部以機具補貼的形式預計補貼給農機合作社。今年還組織農機合作社參加了全省星級合作的評選,被省農機總站評為五星級合作2個,四星級合作社2個,市級三星級合作社6個。其中:梨樹縣蔡家振生匯豐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全國農機示范合作社。目前,全縣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機合作社達到55個,入社社員達到5980人,服務農戶達到11399戶;入社經營土地面積達到75.62萬畝;從業人員950人。
5、完成招商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00萬元。
6、強化了農機安全生產工作。2013年我們加強農機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建全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做到任務落實,責任分清,切實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中。監理站成立了兩個外勤執法大隊,常年深入生產第一線,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做到路檢、田檢相結合,確保重點生產季節,農機生產的安全。全年共檢驗拖拉機5000 臺,清理無籍車1000 臺,考驗駕駛員113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