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春節前正是香煙銷售旺季,這個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禁煙令”對市場形成了哪些沖擊,曾經火爆的高檔煙、天價煙是否還熱銷?
有煙酒店老板準備搭售飲品
自去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各級領導干部不得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吸煙、各級黨政機關公務活動中嚴禁吸煙、要把各級黨政機關建成無煙機關等五項要求。據了解,此“禁煙令”一發出,全國多個城市的煙草市場受到了影響,長春也不例外。
在長春市近埠街附近的一家名煙名酒銷售店,店主聽到記者來意,首先表示“最近生意不好”。他告訴記者,自從“禁煙令”一下后,店內的高檔煙銷量就銳減,比照去年同期銷量能下降2/3,“低檔煙不賺錢,利潤主要來自高檔煙和天價煙。”店主坦言,低檔煙都是普通大眾消費,一盒煙的利潤才幾毛錢;而高檔煙的利潤就不一樣了,有的幾塊錢甚至十幾塊錢。
在長春大街上,走進一家名煙名酒銷售店,店主丁先生正在用電腦看電視劇。他告訴記者,因為顧客少,每天幾乎都是這樣在店里度過的。
與之前采訪的情況一樣,丁先生也表示,高檔煙銷量明顯下降,八九十元一盒的煙現在無人問津。銷量不受影響的主要是中低檔的煙,其中以20元/盒以下的煙賣得最好,“便宜的煙主要是自己消費,現在中央下令‘禁煙’,用高檔煙送禮的人就少了。”
此外,走訪中,一位店主表示,以后店鋪的經營可能以中低檔煙酒為主,適當銷售一些飲品之類。
長春街頭難覓“煙酒回收”
“禁煙令”一下,遏制了送禮歪風,也波及了相關下游產業鏈。在長春街頭走訪發現,往年在大街小巷經常可見的“煙酒回收“招牌已經難尋蹤影。
輾轉聯系了曾經做此生意的宋先生。他說,從去年開始,這項生意就一直不好做了,往年一到各種節日后,他的店面就能迎來一個回收小高潮,多是高檔煙酒,自去年以后,節假日后,他的顧客就少了很多,國慶之后的回收“業績”已經是零,他現在已經轉行了。
采訪中獲悉,像宋先生一樣,以前專門做煙酒回收,現在改行的不在少數。
仍在“堅守”的煙酒回收店則開始擴大“業務”范圍。
在街頭接到的一張“回收煙酒”名片上,記者注意到,名片雖然打著“回收煙酒”的字樣,但收購項目已有所拓展,其中海參、冬蟲夏草、購物卡等都是回收的內容。
“這段時間用名煙名酒前來套現的就已經很少見了。”電話撥通后,名片的主人陳先生稱。
為何“回收煙酒”生意如此慘淡?業內人士透露,“主要還是中央禁煙、送禮禁令等的發布,銷售高檔煙酒的生意下滑了,回收高檔煙酒的生意自然也就跟著不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