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問題向來是我國最大的國情,作為人口問題在未來一段時期最突出的表現,養老問題牽涉方方面面。那么,如何妥善解決養老問題,作為當前一個不容忽視的民生問題,已經引起了全國代表、政協委員們的高度重視。
數字
到2015年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
將占全國總人口的15%
人口老齡化是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頭十年出現的一個世界性問題。有資料顯示:到2009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有1.67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2.5%;預計到2015年和2020年,這一比例將分別達到15%和18%。
近日,民政部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截至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已超過兩個億,占總人口的14.9%。老齡化已經不是一個局部問題,而是事關我國發展全局,成為“十二五”嚴峻挑戰之一。
日前,吉林省相關部門公布了一組數據,按照國際慣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0%以上,按照聯合國新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以上就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志。按照這雙重標準,我國早在2000年就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而吉林省在2003年就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據統計,到2015年,吉林省老年人口將達到490萬,占人口總數的16.3%,而到2030年,吉林省老年人口將達到839萬,占吉林省人口總數接近1/3。
難題
硬件條件差 護工素質低
現有養老機構與百姓需求難以配套
家住長春市二道區的徐亞琴大娘今年75歲,獨居生活了近10年,有兩個女兒。“孩子經常打電話給我,沒事也回來看我。”徐大娘說,有很多親戚朋友一直勸她,讓她去養老院養老。“其實還是自己房子住得舒服。”徐大娘住在一間60多平方米的單元房里,平時出去買買菜,遛遛彎,她覺得還是住在自己家里方便。
大多數養老院都是兩三個老人一間房,一張床、一個柜子、一個床頭柜是養老院的基本設施。“沒自己的地方了,總覺得房間有點小。”徐大娘說,雖然有人聊天,但畢竟不如家里住得舒服,而且對同房間的其他老人的一些習慣也會有些不適應。說起對未來生活的計劃,徐大娘說,“我暫時還不想去那地方,養老院只是一張床位的生活空間,我很難適應,如果以后實在沒辦法非要去,我也希望能住單間。”
在采訪中,也發現,長春市很多居民區內都能找到民辦養老院的身影,盡管收費并不高,但都相對擁擠,而且最重要的是,從環境和護工的素質上來說,還是難以盡如人意。于是,這些小養老院所面對的客戶群體也多半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和那些兒女在外地工作、生活條件較差的老人。
代表、委員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丁常云:
將養老服務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社區
全國政協委員丁常云表示,根據我國的傳統和現狀,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將是今后主要的養老模式。因此,我們要提高社區養老服務的輻射和覆蓋能力。
丁常云說:“根據老人意愿,由社區盡可能地提供和完善適老性配置,解決生活和精神需求。或者讓老年人進入社區護理機構,即以社區日托為主要形式的社區公共服務機構,向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文化娛樂、防病養生、權益保障等服務。”
在服務內容和項目上,要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和增加,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比如,對于居家養老的老人,可以提供助餐服務,建立聯系檔案制度。另外,還可以開設社區學校、老年學校,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參加,進一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全國政協委員馬志偉:
制定法律法規保障養老工作有法可依
同樣是這一話題,全國政協委員馬志偉也談了他的看法。
“我建議要全面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制度,建立統一的法律保障。” 馬志偉說,社會救助、社會保險(放心保)和社會福利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三個基本支柱,應該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保障養老工作有法可依,快速健康發展。
馬志偉認為,要進一步加大養老機構建設力度,確保老有所居。這需要把政府的主導作用和社會力量有機結合起來,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多項目的養老體系。他說:“一方面,在投入上,國家在充分利用現有養老設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建立更多老年公寓、社會福利院、老年護理院、街道養老院及托老所,增大服務范圍,確保所有老人老有所居。”
另一方面,要制定土地利用、稅費減免、政策資金扶持、行業補助等優惠政策,廣泛動員和吸引社會力量興辦社會化養老事業,在“扶上馬”的同時,再“送一程”,使其不斷發展壯大。
全國政協委員阿什老軌:
引導民間資本興辦營利性養老機構
“積極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進程,突破現有養老機構興辦體制、降低養老產業準入門檻,明確區分養老機構"民辦非企業法人"與"工商登記類法人",允許社會資金開辦工商登記的營利性養老機構,并給予必要的扶持。”這是全國政協委員阿什老軌談到養老問題時的發言。
阿什老軌表示,對于政府舉辦的尤其是新建的養老機構或服務設施,在明晰產權的基礎上,提倡通過公開招投標,以承包、聯營、合資、合作等方式,交由社會組織、企業或有能力的個人等民間資本運營或管理;制定養老產業發展規劃,規范民間資本投資收益規模和途徑,細化地方財政稅收和土地等優惠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金育輝:
要加快推進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統一
“破解民生難題,要照顧到不同人群需求和涌現出的新問題,提供更具人性化的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全國人大代表金育輝建議,要加快推進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統一,統籌新農保、城居保和城鄉醫保制度,實現老有所保。
金育輝指出,目前,養老服務行業的專業化水平低,要積極培育發展養老服務產業,提高養老服務行業的科技水平,走產業化、專業化道路,培育養老產業集群,繁榮養老服務消費市場,拓展養老服務的內容。
吉林省舉措
“十二五”期間
吉林省力爭新建民辦養老機構300個
昨日,從省民政廳了解到,“十二五”時期,吉林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將實施“六大工程”。實施“養老機構升級工程”,新建吉林養老示范中心和吉林省老年醫護院兩個集養老、醫療、實訓于一體的省級養老機構。新建和改建12個地級養老服務機構,實現每個市(州)至少建有1個綜合性的養老院或醫護院,新增床位6800張。新建和改擴建29個縣級社會福利中心,實現縣級社會福利機構全覆蓋,新增床位6000張,改造一批具備收養條件和規模的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設施,“十二五”期間,力爭新建民辦養老機構300個,新增床位3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