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園區將以培育具有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重點,把中關村園區建成區縣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帶動區縣經濟社會發展轉型提升。
園區發展并不是遠郊區縣利用自身被納入中關村園區的最終目標——記者采訪中發現,平谷和順義相關負責人“隔空”達成了這樣一個共識。“我們將以培育具有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重點,把中關村園區建成區縣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帶動區縣經濟社會發展轉型提升。”一位區縣負責人如是說。
“中關村平谷園的面積雖然只有5.08平方公里,但是依托我們即將建設的創業大廈、總部大廈等,屬于平谷區、但地處中關村平谷園之外的高科技企業,也可以注冊在創業大廈里,讓5平方公里的平谷園園區輻射到全區5個產業基地共計50平方公里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區,共享中關村的政策利好。”中關村平谷園負責人介紹。
據介紹,下一步,平谷將在興谷經濟開發區建立一個企業孵化中心,在馬坊工業園區建設一個創業大廈,為入區科技型企業提供創業支持,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孵化。此外,平谷將通過興谷經濟開發區、馬坊工業園區、馬坊物流園區這三個園區的空間定位,發展食品產業基地、通用航空產業基地、軌道交通產業基地、音樂文創園產業基地和綠色能源產業基地,形成“三園區五基地”的特色定位。
中關村順義園負責人介紹,結合中關村科技示范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順義園將著重發展航空航天、裝備制造、研發服務、信息服務等高端產業,加快推進高新技術成果孵化轉化,建設“生態良好、產業集聚、用地集約、設施配套、城鄉一體”的研發服務和高技術產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