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1月最后兩宗地塊的使用權出讓,包括遠洋、保利等多家房企悉數到場,其中熱門的東壩區域地塊由首城置業摘得,而另一塊位于昌平的地塊則被龍湖收入囊中,兩宗地塊共計拍得43.05億元。
時近年底,房企拿地的熱情并未熄滅。中原地產市場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十大標桿房企在各大城市的購地金額共計2563.6億元,首次突破2500億元。相比2012年全年1558億的購地金額,多出了1005.6億。
北京拍出兩地塊
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網站的招標公告顯示,朝陽東壩南區1105-655、657號地塊最大建筑面積為91883平方米,其中規劃有7800平方米的兩限房,售價為9900元/平方米,自住型商品房的銷售限價為2.2萬元/平方米。
在該地塊現場競拍之前,已經有包括中海、龍湖、懋源、北京城建、遠洋、泰禾、首城、中糧以及保利首開聯合體等10家房企進行了網上報價。但在昨日現場競拍中,參與拍賣的房企在應價上并不積極。
通過多輪競價,最終,首城以21.45億元的價格拿下朝陽東壩南區1105-655、657號地塊,配建7800平方米 “限價商品房”,以及42000平方米“自住型商品房”。
“朝陽東壩南區地塊21.45億元的總價,商品房住宅部分不足4.5萬平方米。按照限價房限價9900元,自住房限價22000元計算,商品房部分的樓面價在3.3萬以上。”中原地產市場研究中心總監張大偉告訴記者,雖然相比之前同區域地塊的樓面價稍低,但土地價格依然非常高。
“為了控制總價,北京的地塊規模越來越小,但地價卻是跳躍式上漲。”拍賣現場一位房企人士坦言,也正是如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了聯合拿地。
在隨后進行的昌平沙河鎮C-X06、C-X07、C-X10地塊競拍中,共有龍湖置業、綠地集團、祁玉地產3家開發企業參與競拍,在現場沒有競價的情況下,昌平地塊被龍湖置業以21.6億元的總價獲得,溢價率僅有0.9%,除去其中需要配建的5.73萬平方米“人才公共租賃房”,該宗地塊的成交樓面價約為9833.2元/平方米。
“截至目前,今年北京住宅類土地成交面積已經達到了1204萬平方米,僅次于2010年的1449萬平方米,疊加已經掛牌待出讓的5宗住宅地塊,今年內確定出讓的住宅類地塊面積已經高達近1300萬平方米。”張大偉指出。
房企在一二線城市拿地趨勢明顯
在東壩及昌平地塊出讓完成后,北京今年的土地出讓金已經達到1141億元。有分析指出,北京今年全年住宅類土地的出讓金有望達到了1300億元。
土地出讓金高企背后閃現的是積極拿地的房企身影。以恒大為例,在進軍北京的短短半年時間內,從沙河到豆各莊再到前不久拿下的東壩地塊,三宗地塊就已經為北京土地市場貢獻了127億元的土地出讓金收入。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納入統計的十大標桿房企的購地金額共計2563.6億。
“由于去年末,北京房地產市場出現火熱的翹尾行情,開發商從今年初就對市場有著很高的預期,隨著房價連漲,房企的拿地熱情被完全調動起來,以致自住型商品房用地這類政策的出臺,也未能阻擋這些企業拿地熱情。純商品房用地樓面價不斷攀升,使后市房價承受壓力。”克而瑞房價北京測評中心首席分析師牟增彬表示,2014年二季度之后,北京樓市或將有所降溫。
張大偉指出,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一線城市房價出現調整的可能性非常大。但目前看,房企主要在一二線城市拿地的趨勢依然會比較明顯,主要是一二線城市集聚了太多的資源。
張大偉最后指出,伴隨著拿地成本的增加,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房企的利潤率或將出現下滑。